用肉眼觀察世界,人們對許多事物都感動神秘莫測:“幹幹淨淨”的水為什麼喝了有時就會生病?人體血管裏流動的液體到底是什麼?人們渴望著能夠將自己的眼睛延伸到微觀世界中去。16世紀末人類第一台顯微鏡的誕生,滿足了人類的要求。跟著,人們又不斷地製成各種各樣的醫療工具。
體溫計是用來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它起源於意大利。1592年,意大利學者伽利略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根氣溫溫度計。那是一根有刻度的直形細管,封閉的一端是球形,未封閉的一端插入水中,可以從管內水柱的高低測出氣溫。1616年~1636年間,意大利醫學教授聖托裏奧首先使用溫度計測量病人的體溫,協助診斷疾病。1654年,伽利略的學生伏迪南用酒精代替水柱,並把另一端也封閉起來。1657年。意大利人阿克得米亞又用水銀代替了酒精。小巧玲瓏的體溫計就這樣誕生了。
血壓計的發明,前後經曆了近200年。血壓就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側壁產生的壓力,它有很重要的臨床意義,是現在體檢的必查項目之一。不過,那時的人們可不知道這麼多,他們測量血壓的念頭的產生還要歸功於17世紀醫學三大派別之一——物理醫學派。由於物理醫學派認為身體就是機器,血管就是輸水管,那麼測一下這根“管子”裏的壓力自然是很必要的。
最初,人們測量血壓是在馬身上施行的。約在18世紀初,英國人哈爾斯用一根長達9英尺的玻璃管一頭連上很尖的銅管,插入了馬腿的動脈內,血液在垂直的玻璃管內升到8.3英尺的高度,測得了馬的血壓。1896年,意大利人裏瓦·羅克西發明了不損傷血管的血壓測定計,它包括橡皮球、橡皮囊臂帶以及裝有水銀的玻璃管三部分。測量時將橡皮囊臂帶繞在手臂上,捏壓橡皮球,觀察玻璃管內水銀柱跳動的高度,以推測血壓的數值。不過,這套裝置隻能測動脈的收縮壓而且不準。1905年,俄國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改進了血壓計結構,並加入了聽診器。測量時將橡皮囊帶縛於上臂,將聽診器放在肘部,然後向囊帶中打足氣,再緩慢放出。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聽診器內就會傳來“咚、咚”的動脈搏擊音。聽到第一個聲音時所對應的壓力就是舒張壓。這種測量方法簡便、準確,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許多醫療器具如聽診器、叩診錘等也相繼被發明了,這些對推動醫學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微爾嘯與細胞病理學
僅用肉眼觀察器官病變仍然不能深刻認識疾病的本質,深入探索病灶內部微細結構的病理改變就成為當時病理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顯微鏡的發明好像“雪中送炭”,使得困難重重的病理學迎來了一個新紀元。
在細胞病理學的建立過程中,德國病理學家微爾嘯功名蓋世,他一個人幾乎壟斷了細胞病理學早期的所有成就,他的《細胞病理學》一書為此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書至今仍有可讀性。
微爾嘯(1821~1902)生於舒維本城,他14歲就考入了柏林大學預科,畢業後任病理解剖學講師。1856年他成為新柏林大學的病理研究所所長。在他的領導下,該研究所每年解剖屍體700~800具。在此期間,微爾嘯完成了許多研究成果。
1858年,他將自己的學術演講彙編成書,題名《細胞病理學》,書中對細胞和細胞學說、營養與循環、血液與淋巴、膿毒血症、炎症、變性、神經係統病變、病理性新生物等均作了詳細的論述,發表了顯微觀察的新資料,並附有144幅精美的插圖。
細胞病理學確認了疾病的微細物質基礎,充實和發展了病理形態學,開辟了病理學發展的新階段。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巨大進步。
科赫與細菌學
某些細胞能產生疾病的事實首先被科赫所證實。科赫通過試驗還總結出了一套鑒定病原體的原則,後人稱之為科赫原則。這一原則對指導後人繼續發現病原體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赫一生頗為曲折,其中有許多經驗教訓值得後人學習借鑒。
他1843年出生於德國的漢諾威州克勞斯塔爾。父親是位礦山工人,家境並不很好。他1866年大學畢業後,為糊口輾轉多處,開業行醫6年。1872年,他來到了波森州沃爾施太因,在地方衛生機關任一普通公職。生活剛穩定下來,他就在完成本職工作之餘開始了業餘的細菌學研究。4年後,他發現了炭疽杆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1880年受聘到柏林帝國衛生局專門從事研究工作。1年後,他發明了用動物明膠製成的半固體營養培養基,使細菌的純化分離成為可能。同年他發明了抗酸染色法,並發現了一些能被這種方法染色的細菌(結核菌)。1882年他在柏林召開的生理學會議上麵對眾多世界學者發表了確定結核菌為結核病病原體的報告,為結核病這個當時不治之症的攻克帶來了曙光。人們因此對這位出身卑微的科學家充滿了敬意。榮譽、地位接踵而來。可惜的是科赫在這種情況下未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未經認真實驗和臨床觀察,他就在同樣一次國際會議上公布:他發現了結核菌素,結核菌素可以用來治療結核病。世人為之歡欣鼓舞。可是,當世界各地的醫院紛紛用結核菌素治療結核時,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結核菌素非但不能治療結核病,還有可能加重結核。科赫的聲譽受到了很大衝擊。科學家畢竟有其不尋常的優良品質,在逆境下,科赫沒有就此沉淪,他來到了埃及和印度,潛心調查霍亂,終於發現了霍亂弧菌,為人類再次做出了貢獻,並於1905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