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像是長著兩條長腿的歐巴,跑的特別快讓人追不上。不知不覺的馬上就是小年了,年味真是越來越濃了呢。
臘月二十三這天早上,外婆一大早就起來了,忙的不亦樂乎。小南也是早早就起來,給外婆打下手。雖然家裏隻有兩個人,但是該準備東西,應有的習俗慣例是一樣都不能少也不能馬虎的。一直以來小南最喜歡的不是除夕夜,而是過小年。記憶中,大年三十的年夜飯都是外婆跟自己一起吃的,明明是團圓之夜卻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落寞。
小年多好啊,外婆會做一些傳統的餅,專門用來供奉灶王神的。每次看外婆那麼認真在灶台貼上灶王神的像,虔誠祈禱,小南心裏就覺得是一件好神聖的事情啊。
外婆說跟小南講,自己以前小的時候,家裏特別窮,糧食都是按人分配的,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白麵做的饅頭。所以外婆一直都是很節儉的生活,對待小南也是從小就教育。
按照家裏的傳統,小年這一天是要去上墳的,給在另一個世界的外公也送上小年的祝福。每次外婆都會在外公的墳前絮絮叨叨的說上一大堆,好像外公就在自己的麵前能聽到一樣。小南一直不相信有另外一個世界,所謂的另外一個世界隻是活著的人的一種美好的寄托罷了。
“今天做條魚吃吧”
“好的呢,外婆做啥都好吃,可惜我不會做唉”,小南覺得自己太笨了,做飯這種事情自己怎麼搞都搞不好。萬一哪天外婆生病什麼的,自己連個可口的飯菜都做不出來可怎麼辦。不知道為啥小南會想到這些,可能自己慢慢長大了吧,亦或許是看到外婆做事情已經大不如從前的那種麻溜勁,小南心鼻尖一酸,過一年外婆就又要老一歲了,自己該長大一歲了。
“外婆,這個魚是要做水煮還是清蒸還是紅燒啊”
“我的大寶想學做飯了啊”
“嗯”
“大寶長大了,想要自己學做飯了”
“馬上過一年大寶就又長大一歲了,嘿嘿”
“今天這條魚是鯉魚,適合紅燒”
“嗯嗯”
“首先啊,魚要清洗幹淨,尤其是苦鰓一定要弄幹淨……”
廚房裏,外婆絮絮叨叨的說著做魚的步驟要點,小南還會用手機的備忘錄記錄一些比較重要容易忽略的地方。一番忙活,魚出鍋了,真的是太香了,接下來就是外婆做的餅了。
“大寶,把這些給你林阿姨家送過去”
“好的”,小南開心的端起盤子。
給林阿姨家送餅是每年必做的,不能稱之為傳統吧,就是一種習慣吧。林叔叔林阿姨跟小南家已經是幾十年的好鄰居,大家平時相互照顧,雖然沒這點吃的東西不貴重,但是是外婆親手做的,包含著外婆的一片心意。
“林叔叔林阿姨”
“小南啊”,林阿姨還在廚房忙活呢。
“每年都是你們積極啊,我這都還沒有做好呢。一會弄好了也給你們嚐嚐我的手藝是不是長進了呢”,林阿姨一臉的笑嗬嗬。
“阿姨的手藝肯定好呢”
“就你會哄阿姨開心”,林阿姨收下了小南的盤子。
小南回到家,準備吃晚飯了,這麼豐盛得到飯菜一定要多吃點呢。
小南拿出手機,拍了個照片,想發個朋友圈留作紀念呢。
配個什麼文字好呢?
據說吃飯前先拍照才是正確的姿勢呢!和外婆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就這樣吧,在美食麵前小南隻有屈服的份。
好撐啊,小南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肚子,好像又胖了……每逢佳節胖三斤,自己胖的可不止三斤……
小南打開微信,朋友圈居然收到十幾條的消息……
陸子木:小年快樂,小南!
李蕊:胖胖胖!哈哈哈!
李楊:老同桌小年快樂哈 ̄
俞幽明:小朋友的年夜飯好豐盛啊[流口水]
周老師:真是豐盛呢
……
……
小南看著朋友圈的評論,一條一條認認真真的思考怎麼回複。看來以後還是不要發朋友圈的好,回複真是一件好累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