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01 清水之盟(1)(1 / 2)

燕國襄穆公主,始封鹹安(鹹安公主),唐德宗第八女也,母不詳,曾連嫁兩姓三輩四任可汗,元和三年(808年)卒,憲宗聞其故,廢朝三日,追封為燕國大長公主,諡襄穆,是唐朝和親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歸葬的正牌公主。除此之外,曆史上對她的記載少之甚少,關於她的故事也是早已無史料可尋,但是唯一一點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她的政治才華是無可估量的,曆史曾這樣記載:忠貞可汗死,其幼子奉誠可汗立,時年僅十五。而此刻大將軍正在前線幫”老丈人””和吐蕃的人幹仗,由此看來,馬上讓將軍回師救援,平息政變,然後將年僅十五歲的他推上王位的隻有鹹安公主!這一年,鹹安公主隻有二十歲,奉誠可汗15歲,一個大姐姐領著小弟弟主持著回紇的大政,不過有唐朝做堅強後盾倒也相安無事。要是從側麵去捕捉有關她的事跡,倒是有史可尋。正史有一段關於她遠方姑父的記載:吐蕃讚普一直夢求不戰而占領北庭、安西,所以從未放棄對安西駐軍的瓦解和勸降。郭昕“屢拒之”,他一直堅信,大唐的王師很快將馳援安西,屆時他將一統大漠,比肩前賢。為此,郭昕一直聯回抗蕃,全力周旋。貞元九年(793),回鶻懷信可汗阿跌骨咄祿率領本部偏師組織了一次成功的對蕃反攻,收複北庭。《九姓回鶻可汗聖文神武碑》對此役有確切記載:“北庭半收半圍之次,天可汗親統大軍,討滅元凶,卻複城邑。”北庭的收複,讓安西暫時擺脫了腹背受敵的困境。此後,土蕃多次發動對安西的圍攻,郭昕率將士堅守城池,外聯回鶻,裏應外合,多次取得對蕃戰役的勝利。這其中恐怕少不了鹹安公主的功勞。然而,郭昕艱苦卓絕的堅守和年複一年等待,等來的並不是唐朝的援軍,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噩耗:貞元十七(801)年七月,己醜,吐蕃陷麟州,刺史郭鋒(鹹安公主的表哥)戰死。此事,《舊唐書》、《新唐書》本紀、《資治通鑒》唐本紀均有記載。郭鋒,也就是《舊唐書》和曜公《墓誌銘》中記載的郭鉾,子儀公之孫,郭曜之子,郭昕之侄,貞元中以鴻臚卿調任麟州刺史,走上抗蕃前線,卻遭不幸,城破死於亂軍。貞元十九(803年)年,大漠重鎮、戰略要地西州(今吐魯蕃)陷落。同年,土蕃圍攻龜茲安西,郭昕與回鶻裏應外合,大敗吐蕃,這就是史載的“於術之戰”。《九姓回鶻可汗聖文神武碑》對此亦有記載:“自西州遺棄後,吐蕃大軍攻圍龜茲,天可汗領兵救援,吐蕃落荒奔入於術,四麵合圍,一時撲滅,屍骸臭穢,非人所堪。”而此刻的唐廷卻在全力與吐蕃媾和。貞元十四(798)年,土蕃墀鬆德讚即位,漢文稱棄獵鬆讚,藏史稱英主,在位時期吐蕃國勢強盛。據《冊府元龜》“外臣部”記載:棄獵鬆讚在位時期唐蕃關係開始和解,自貞元二十年直至憲宗元和初年,雙方使者來往頻繁,不絕於歲。唐、蕃和解息兵之日,亦即吐蕃、回鶻大戰全麵展開之時。安西轄區成為雙方激戰的主戰場。古稀之年的郭昕和他的數千殘兵麵對的是而立之年的棄獵鬆讚親率的十萬虎狼之師。元和三年(808年),初冬,大漠已是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在吐蕃的一次初冬夜襲中,孤懸大漠西部42年的安西終於陷落。郭昕戰死沙場,為國捐軀,一代郡王隕落大漠!同年二月,鹹安公主也魂歸天堂。大唐王朝對西部地區的政治軍事管轄從此終結!六年後,元和九年,郭昕的另一名侄兒、郭鋒的堂弟、附馬曖公次子郭釗由左金吾大將軍調任檢校工部尚書、邠州刺史、邠寧節度使。郭家兒郎再一次站到了抗蕃前線!這一切,恐怕都少不了鹹安公主的影子在裏麵!白居易用“禮從出降,義重和親。承渥澤於三朝,播芳猷於九姓。遠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實賴肅雍之德”(《祭鹹安公主文》)的誄文,對其和親回鶻的曆史功績給予了高度頌揚。野史裏,有關這位公主為何心甘情願的背井離鄉嫁給遠在北漠的回鶻可汗,有諸多的猜測,最有意思的一段是有關她與回鶻宰相骨咄祿即後來的懷信可汗的一點感情糾葛。隻是,年代久遠,誰也道不明說不清,但從她後來並沒有歸葬大唐可以看出,那些坊間的傳聞並不是空穴來風!當透過曆史的塵煙,去追尋那段可有可無的往事,我們看到的隻有那早已掩埋在無邊沙漠裏的孤獨青塚,隻能歎一句:黃沙有情掩忠骨,清風無奈送英魂。而這一切,並不關乎任何風月!或許,比起那段可有可無的風月,她對曆史上民族大團結和唐廷中興的貢獻遠遠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