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酶,而所有的生物的體內,不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生物,都有成千上萬的酶參加生物化學的反應。雖然酶這樣普遍地存在,而發現酶卻是250年前的事。
1750年,意大利生物學家列俄牟爾研究了鷹的消化過程。鷹是食肉性的猛禽,有十分尖利的爪和喙,但沒有牙齒,吃肉時,隻把獵物撕裂,連毛帶骨吞入胃中。但毛和骨在胃中經過一段時間就被消化了,這是什麼東西在起作用呢?列俄牟爾設計了一個實驗,對鷹的消化過程進行觀察。
列俄牟爾取一個金屬管,金屬管內放上碎肉,兩端開口處用金屬絲網封住,他讓鷹吞下金屬管,經過一些時間,再把金屬管取出。結果,發現管內充滿了澄澈的液體,而碎肉卻不見了。
列俄牟爾這樣解釋這個現象:金屬管阻止了胃對碎肉的直接研磨,隻有胃液可以進入金屬管中,所以是胃液消化了碎肉。因此,他認為胃液中一定存在一種能消化肉的物質,但還不知道這物質是什麼?
1824年,科學家斯普勞斯爾證明胃液中有酸。11年之後,德國科學家施旺從胃液中提取到一種粉末,它對肉有特別強的消化作用,但肯定不是酸。施旺稱它為胃蛋白酶。酶就這樣被發現了。後來又陸續發現能消化澱粉的澱粉酶以及其它多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