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石墨烯(1 / 2)

負責開發新技術的工程師名叫李風竹,聽上去頗有幾分風雅的感覺。不過在走進他辦公室的時候,王敬和林語蓉看到的卻是一個典型技術員工的辦公室——偌大的辦公桌上鋪滿了圖紙,牆邊散亂的放著兩三個看上去結構很複雜的東西,地上則扔著很多零件,幾乎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李風竹本人戴著個很古典的那種黑框眼鏡,發白的頭發稍微有些散亂,額頭微微見汗,西服扔在旁邊沙發上,襯衣的領口被解開了兩個扣子,袖子半卷起來,顯然剛才還在努力工作。

“李工(李工程師),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劉秘書盡職盡責的說道,“這位是林語蓉,林田林董事長的獨生女兒,這位是王敬,林董請來的偵探,他們是來調查這次的泄密案的。——兩位,這位是李風竹,花間電動車公司技術主管,新技術就是他帶頭研發的。”

“哦,我聽單總說過了,兩位是來調查的是吧?幸會幸會。”李風竹和兩人分別握了握手,很是熱情的說道,“不瞞你們說,我現在也是焦頭爛額,這不,正在這研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現在專業人士來了,那我也可歇歇了。你們有什麼要問的,盡管問。”

王敬看了看桌上地上到處散亂的東西:“這些就是跟新技術相關的圖紙和部件麼?”

“是啊,整整兩年的技術攻關,結果全在這了。”李風竹答道。

“我不太懂技術方麵的問題,你能不能以專業的眼光做一個判斷,這些技術有多容易失竊?我的意思是,這個技術是有一百個關鍵節點,每個節點都需要兩百頁的說明書才能看懂,極其難以複製的那種,還是說隨便一個u盤拷貝兩張圖紙就能偷走?”王敬問道。

李風竹想了想道:“要說的話,是後者,一個U盤就能裝走的那種——這個新技術真正關鍵的地方不在於他的工藝,他的工藝是很簡單的,真正關鍵的在於材料。這種新的電池裏麵,用了石墨烯。”

“石墨烯?”林語蓉聳然動容。

“對。”李風竹驕傲的說道,“我們研究出了工業化製造石墨烯鎳鋅電池的方法。”

石墨烯是2004年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實驗室中發現的,被認為是可以為人類社會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未來材料。

石墨烯導電性強、可彎折、機械強度好。在塑料裏摻入百分之一的石墨烯,就能使塑料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加入千分之一的石墨烯,能使塑料的抗熱性能提高30攝氏度。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人們可以研製出更好的電池,更好的觸摸屏,更好的顯示器,更好的傳感器……超********,可彎折手機,薄片電腦……當然,還有效能更高的電動車。

不過目前這些還隻是美好的未來。現實是,石墨烯這玩意貴的要死,製備又慢,各方麵技術也都還是剛開始研發,工業級的應用還需要點時間。

現在李風竹他們竟然研究出了石墨烯鎳鋅電池的工業級製造方法?

(工業級製造方法和實驗室製造方法是不一樣的,實驗室可以不計成本的去製造成品,但工業化生產要求簡單,便宜,所以很多東西實驗室都研究出來很多年了,還是沒法工業級生產。)

“我的天哪,那你們豈不是已經走在世界最前列了?”林語蓉捂著嘴,驚訝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