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範進的奇恥大辱(1 / 3)

黎明。邊泛起了魚肚白。

範進走出帳篷,便看到拿著刷子正在刷洗戰馬的多蘭。

這次征討河套,三娘子是主帥,老把都則是先鋒。這是三娘子就任濟農的第一仗,也是一場大戰,疏忽不得。不但要勝,還要勝得漂亮才行。由於三娘子親征,多蘭就得留下來,坐鎮大板升城。雖然出陣得事不需要多蘭負責,但是她半點不比戰士來得輕鬆。每晨起刷洗戰馬,準備戰具,帶著一支親隨女兵穿著一身鐵甲在城裏巡邏,總讓人覺得她才像是即將掛帥出征得那個。

看著她忙碌的樣子,範進不解地問道:“你不需要出陣,為什麼也搞得那麼緊張?”

多蘭依舊在刷馬,並沒有看範進。過了好一陣,才冷冰冰的回應道:“因為我要讓牧民感覺到親切,知道我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頭人,而是和他們同甘共苦的姐妹。城裏所有人都在為戰爭做準備,即使不出征,也要為戰士準備食物,伺候牲口,我當然也不能例外。再,姑媽離開後,我要坐鎮草原,為姑媽做好後盾。草原不是大明,養尊處優的人,是得不到尊敬的。”

範進此時已經走到她身邊,伸手想去拿刷子,多蘭卻一下子把刷子藏在身後,瞪了他一眼道:“你被牲口踢死誰負責?這馬脾性大,刷的不舒服就要傷人。你回帳篷裏接著睡去,這沒你的事。”

“我隻是想幫你。”

“我不需要別人幫!再你能幫我到什麼時候?過幾不還是要走?既然是要走的人,就別做戲,回去睡覺!一會姑媽要找你去射黃羊,你別忘了時辰。”

她和範進相處的態度,一直就是如此。其實多蘭並不是一個如此高傲冷漠的性子,在草原上她的人緣不錯,是出名的和善而又活潑的姑娘。隻不過在範進麵前,她始終就是這麼一副冷臉。她會按照草原的習俗,準備飲食伺候丈夫,但就是沒有好臉色。可是從她私下藏著範進的文稿,以及以丟了為名,私下藏的一件範進的衣袍來看,又不是對這樁婚姻持反對態度,最後隻能歸結為:傲嬌。

眼下並沒有多少時間給範進拿來融冰,教訓這個傲嬌妹子,隨著土默特點兵,他也該考慮返回山西,繼續自己的工作。

這次出征河套,其實是範進與三娘子共同會商的結果。原本前後套都是大明領土,時移世易,如今都已經不在掌握之中。原本建立的哈密衛,也早就被吞並。嘉靖年間曾經有人提議過複套,但是大明的國力達不到,再者即使真複套成功,也沒法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這個提議最終以首輔和三邊總督被皇帝斬首告終,這件事也就沒人再提。

河套地區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水草豐茂土地肥沃,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其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屬於大明和西域來往的咽喉。如果可以把這條路打通,就能恢複上古的絲綢之路,讓山西、陝西等地商人可以直接和外藩進行貿易。其實在明朝初年,這條路依舊通暢,包括蒙古人在內,都能通過絲綢之路與大明互相貿易,換取生活或軍事物資。

隻是在河套地區失守,明朝西北的控製力衰弱,加上吐魯番國的崛起,讓這條絲綢之路逐漸荒廢。範進這次借扶三娘子上位,目的就是要把這條絲綢之路重新振興起來,讓大明的物資可以出現在西北各部落,乃至更遙遠的番邦諸夷。西商、晉商可以通過這條路,獲取巨大的利益。

想要在未來讓晉商繼續發揮九邊物資供應人的作用,並且不再壟斷糧食市場,必須得給他們找出足夠的利益來源。不能因為明朝或是邊軍的利益,就要求這些晉商過苦日子。這種想法的結果,注定是讓兩方對立,那就不符合範進的需要。是以,這條路對於山西乃至九邊的商業布局,都有巨大意義。

河套的火篩等部落其實也是土默特這個大概念下的部落,原本火篩對於俺答非常服從,有令必行,兩方的關係也比較融洽。可是火篩並不是一個親明人士,對於整個河套的部落來,最有利的生活方式,還是在春秋兩季掠奪大明,依靠戰爭紅利,度過其餘的季節。馬市之類的事情,他們不喜歡,也認為經商比不過明朝商人,隻會自己吃虧。

是以他們並不喜歡三娘子,也不願意接受一個女人的指揮。在扯力克死前,火篩部落就已經和察哈爾開始來往。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火篩未必是想謀反,也不希望察哈爾吞並土默特,最多就是想要三娘子下台,土默特部落能夠按照傳統方式生活,而不是做大明的附庸。

他這種想法不能算錯,但是不能允許。從製造劫糧冤案之前三娘子就已經開始做戰爭準備,要對火篩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