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綠色的能源——生物質能(2)(1 / 3)

生物質能(植物質)占世界能源消費量的15%和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費量的38%。但是大多數生物質的利用是低效率的,主要是用於發展中國家農村的炊事和取暖,而且經常是沿用千年不變的傳統方式。生物質可以被轉化成現代能源載體,如氣體燃料、液體燃料或電能,這樣就可以用於技術先進的國家和地區。由於用生物質生產這些能源載體的成本在各種條件和環境下都具有競爭力,發展生物質能的前景是光明的。而且,生物質作為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可以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村發展和就業的基礎,並因此對城市移民進行控製。另外,如果生物質持續生長,那麼生物質的生產和利用將不會產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淨積累,因為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光合作用時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當。

用於能源的生物質可以從農業和林業廢棄物、森林砍伐或專門的種植來獲得。為獲得生物質而砍伐森林會受到環境保護的限製。在今後幾十年內,新的生物質能產業將會利用農業廢棄物作為原料,因此,生物質能產業基礎將會轉移到種植上,這也是最大的潛在生物質來源。

人類自從發現火開始,就以生物質的形勢利用太陽能來做飯和取暖。即使是今天,世界上薪柴的主要用途依然是在發展中國家供農村地區的炊事和取暖。由於在一些地方生物質燃料是生存所必需的,它的使用就產生了許多問題。一般來說使用薪柴的爐灶與使用氣體燃料的現代爐灶相比效率很低,而且在一些地區導致森林的濫砍亂伐。在薪柴稀少的農村,農業廢棄物或糞便也被用作燃料,這比使用薪柴還要不方便。這些問題導致了生物質被認為是“窮人的石油”。顯然真正的石油是被富人掠奪和占有。

在世界上大多數農村地區,薪柴是在市場係統外進行采集的,因此它不是一種商品能源。因為它不是商品能源並受能源品位低的限製,生物質能在全球能源經濟中的地位是不被重視的。

顯然,生物質是一種主要的能源來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消費量與天然氣基本相當。如果生物質能夠被轉化為現代能源載體——主要是流體(氣體或液體)燃料和電,那麼在未來,生物質還將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其有利因素:

1.生物質的可獲得性要遠遠廣泛於化石燃料,而且,如果管理良好,還可以再生,取不盡用不竭。

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現代能源載體的需求增加,因為它們比傳統燃料更清潔、方便。靠生物質能轉化是可行的。

3.用生物質生產現代能源載體在不同環境和條件下的成本都具有競爭力,前景良好,經濟上可行。

4.如果生物質能持續生產,並能高效地轉化為現代能源載體,生物質將能夠在世界商品能源經濟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5.現代化的生物質能源產業能夠在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村發展和就業的基礎,並因此可控製向城市移民的趨勢。

二、目前中國農村能源狀況

1.改革開放以來,農村能源建設卓有成效,1979年以來,中國農村能源建設在政府努力下,通過節能技術的推廣和對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農村能源供應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其中,生物質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1)省柴節煤技術推廣。推廣省柴節煤技術緩解了農村炊事用能的緊張狀況,並直接有助於鞏固造林成果,有效地保護了粗飼料及有機肥料資源。70年代,農村生活燃料嚴重短缺,造成林木植被破壞,75%的秸稈作為炊用,生態環境日趨惡化。80年代初期,國家將省柴節煤技術推廣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到1995年,已推廣新式省柴節煤爐灶1.7億戶,較舊式灶提高效率一倍,緩解了柴草不足的緊張局麵;同時,薪炭林麵積由333.3萬hm2增至600萬hm2,所以,至90年代中期,農村嚴重缺柴(3~6個月)的人口已由1979年的4.2億人下降為0.7億人,薪柴的過耗量已由9000萬噸降為3000萬噸,秸稈作為炊事燃料占秸稈總量已不到50%(其中還有一部分在地頭燒掉)。中國每年有7億噸的秸稈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