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明殿內,皇上翻動著靖王遞上的折子兼一疊厚厚的紙頁,越翻越慢,麵上鎮定得很,然手上微微凸出的青筋,卻顯示出他的內心不如外表那麼平靜。
琅嬛閣有多重要,先帝在時就抽絲剝繭地給當初還是太子的皇上分析過了,一個收盡天下藏書的琅嬛閣,可以說攬盡了大延士子的心,縱然是代代相傳的書香世家,也不敢說自己擁有比琅嬛閣更加齊全的書籍,它不僅供給了天下寒門子弟拚搏進階的鑰匙,更吸引了許多世家子弟,平生沒有進過琅嬛閣,書生們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讀書人。
這般風氣之下,這些或貧或富或貴的書生們,在充實自己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拓展了人脈,可以說,朝中的三分之二文官,都曾進出過琅嬛閣,沒去過的人反而被人嘲笑孤陋寡聞,視為異類,而這麼多人中,不敢什麼性情的人,也總能找到誌同道合的夥伴!
就這樣三五十年經營熏染下來,琅嬛閣在讀書人心目的地位,不亞於聖地,不容褻瀆!
可是,上位者怎麼會允許民間出現比他們更有威望的組織?尤其是自己所需求的人才,因為這個組織輕易便結起了龐大的人脈關係,怎麼不令上位者們寢食難安?說句誅心的話,倘若莊家後繼有人,倘若莊清是男子,莊家隻有敗落更早的,甚至未必等得莊清長大!
偏偏,莊清是女子,莊家老家主伉儷情深,竟不在乎祖宗香火的傳承,直接將偌大的家業都給了女兒做陪嫁,更幸運的是,莊清結親的對象不是書香門第,反而是武將勳貴,跟文官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等皇上登基以後,對莊家已經逐漸放下了戒備之心,尤其是莊清隻生了一女,便傷了身體,難再有孕,皇家隻等著莊清將來萬一效仿父母將琅嬛閣陪嫁給女兒,趁機將琅嬛閣攥到手中,大不了賠一個皇子就是,武安侯府的嫡出大小姐,其母又是莊清,當個王妃倒也綽綽有餘——雖然對莊家放心了,但琅嬛閣這麼大目標流落在民間,皇上心裏還是很不痛快,一日不拿到手裏,一日不能徹底放心。
但是,皇上萬萬沒想到,因為他那個不成器的大女兒,事情徹底脫離了他的掌控!
莊清被逼得自盡而死,其女不過兩歲便被趕出家門,還帶走了莊清的所有嫁妝,不等皇上反應過來,琅嬛閣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徹底消失在他的視野中他萬萬沒想到,琅嬛閣,居然在草輝手中——確切地說,琅嬛閣是在他那個蠢女兒手中!
這麼多年了,她就那樣暗暗看著他這個當父皇的派了一波波人查訪琅嬛閣的歸屬,卻一個字都不吭,嗬嗬,果然是他的好女兒!
琅嬛閣,居然在十四年前莊清自盡之前,就落到了曹輝手裏,而琅嬛閣原先的管事夥計有一個算一個,都葬身在了一次意外走水中,隨即重新添了一批新管事夥計,更改了琅嬛閣的閣規,不出三個月就接管了琅嬛閣裏裏外外。
皇上派了很多人明察暗訪,卻隻探到一點蔣祺的身影,他根本就燈下黑了,想不到自己的閨女,奪了人的丈夫和性命還不夠,居然還謀奪起了產業——現在,就算是再怎麼說服自己,他也不相信他女兒當初是看中謝紹人品相貌才尋死覓活地求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