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是自家的。

看著雨化田眼角斜斜往下撇、一側唇角微勾,十足十嫌棄不屑的樣子,別說陳準韋興,就是萬喜,都又是可惜、又是嫉妒。

隻是今日他們有正事商議,也不好再逗小孩兒,看雨化田將那娃娃隨手拎起來扔出去的樣子,就算都看得出他用上了巧勁兒,摔不著那娃娃,卻一個個的不免有些肝顫,又有些泛酸。

這人哪,有時候真不得不信命!

有些人求一輩子都求不來的東西,有些人卻可以輕鬆獲得,甚至還擁有得漫不經心。

例如韋興陳準等人對早慧胖娃娃的渴望,又例如朱見深的弟弟們,尤其是萬宸妃所出朱見潾朱見浚兄弟幾個。

朱見潾僅比朱見深小半年,其母宸妃——宸者,天地之交宇,北極星之所在,代稱王位、帝王也!單這個封號就可以看出宸妃之盛寵,而宸妃生子見潾、見湜、見浚、見治,並一女廣德,為英宗後妃中生育子女最多者,亦可佐證其所得寵愛之盛。

巧的是,這位宸妃和當朝極具聖寵的一個貴妃,還同是萬氏,雖不同族也不同宗,但五百年前未必不是一家人。

同樣倒黴的是,這兩個萬氏都沒有當太後的命!雖然萬宸妃比萬貴妃好一點,她四個兒子現還存活了三個,但其所出長子卻比周太後之子小了五個月!

同為庶妃,這五個月就足以定勝負。

大明朝素來講究立嫡、立長。

無嫡子時,這長子就占了先天優勢,更何況當日周氏還頗為討好英宗嫡妻錢氏,雖記嫡在皇家不是規矩,卻也足夠在英宗被萬宸妃挑唆出更換太子之意時,隻是左右搖擺,終不曾真行廢立事。

所以朱見深有驚無險地終於熬成了皇帝。

而朱見潾,隻比他小五個月的朱見潾,卻隻能是區區一介藩王,雖朱見深登基後為顯示其仁愛之意,將他的封地從貧瘠的德州改為相對富庶的濟南,可再富庶,又如何比得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皇帝?

萬宸妃因幼子見治年幼未就藩,也居於京中,她又是先帝寵妃,宸字封號、先帝隨身玉佩,都足以讓周太後恨得咬碎了銀牙也不敢真拿她如何,內侍宮人各處,她埋下的釘子,周太後也沒那個腦子和能力真給拔幹淨了。

這無疑就為朱見潾兄弟行事提供了許多方便。

雨化田追查了兩三個月,終於確定了,妖狐夜出案,與萬宸妃一脈頗有關聯。

永寧宮中,萬貴妃與皇帝歎息:“都是我的不是,不該賭狠不再管清寧諸宮之事,結果連讓人安了釘子沒拔幹淨都不知道,累得深兒受驚……”

皇帝握著她的手,沉默半晌,終歸是沒將朱見澤很可能也摻和進來的事與她說,隻叮囑道:“清寧宮那兒,規矩上過得去就行了,日後,你、你也多加小心。”

朱見澤是皇帝的同母弟弟。

皇帝一直知道,因為這個弟弟生在父皇尚未複辟之時,那時候母後養胎的條件遠比不得懷著自己的時候,雖然朱見澤生下來也是健壯結實,母後卻每每因著覺得愧對於他格外疼愛幾分……

但皇帝真的不知道,周太後疼愛崇王朱見澤,能疼愛到這般地步。

無論是否為萬宸妃利用,周太後為了幼子崇王,寧可損害作為其長子的自己的利益,卻是事實。

小兒子、大孫子,老兩口的命根子。

自己所出的長子、母後的長孫,雖不是她的命根,但這個小兒子,卻顯然是。

皇帝忽然覺得很累。

很累很累。

他歎息著靠近萬貴妃懷中,這個女人或許已經不年輕,也或許從來都未曾貌美過,但隻有這個胸懷,是他疲累至極時,唯一能安心休憩之地。

無論她做了什麼,她都不曾真的讓他不安。

第五小說首發明穿之朱祐樘[劍三係統穿+雨化田]最新章節,本章節是第21章,訪問地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