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招募來的兩千人,趙成覺得自己的幹部隊伍一下子充實了不少,這些考核上來的人,大多都是有真材實料的。
趙成把這些人都分到了急缺人手的位置,這樣一來,冀州的各項工作,都正常運行了起來。
趙成往各國郡分別派了監察使,負責水利和其他項目的監察工作。
冀州的所有兵馬也被他調到了巨鹿,除掉各大城的駐防士兵,和屯田的民兵之外,總共七萬六千人。
七萬六千人的軍隊對於冀州這樣的大省而言,並不算多,如果加上那些民兵和留守的士兵,冀州現在大概有十五萬的兵馬。
對於幾百萬人的冀州,這樣規模的部隊還算合適了。
趙成派李明帶了兩萬人馬去魏郡,剩下的五萬六千人全由張頜負責訓練。陳秀則處理其他軍務。
現在張頜和陳秀的分工,趙成按的是類似於部隊參謀和部隊首長的分工方式。
張頜是負責戰術指揮,陳秀是負責戰備工作。
趙成這一下把巨鹿由一個郡城變成了冀州的州府,許多官邸都要修建,為了不至於太過勞民,對於征用的百姓,他們都給予一些銀兩補助和免其他租稅的優待。
趙成看到冀州被他打理得妥妥當當,他心裏也非常高興,一個在現代平凡無奇的大學生,沒想到在三國可以大有作為。
從來沒有體會過的成就感,已經把他給包圍了。
黃巾之亂的第二年,正月二十的時候,曹操派人給趙成帶來了消息,說是靈帝病危,讓他趕快領兵去洛陽。
形勢緊急,趙成連夜叫來冀州的各大要員,商討怎樣去支援洛陽。
劉華首先說道:“如今兩位皇子都還年幼,若不緊急清除宦黨,推舉賢能輔佐朝政,那大漢江山定要垂危!”
陳秀也說:“宦官之權,全在朝中,如果要清除宦官,必須迅速派兵直抵洛陽,稍有延遲,宦官便會挾天子而令天下了!”
按他們的意思,就是要趙成馬上派兵直上洛陽,就算不動武,隻要軍隊到了司隸州,對那些太監也是很強的震懾。
這也符合趙成的想法。
趙成正要下令發兵,沮授突然站了出來。
“將軍可有何進大將軍的調兵文書?”沮授問道。
趙成哪有什麼文書,信是袁紹和曹操自己寫的,讓信使帶來而已,除了曹操的名字,上麵一個印章都沒有。
“調兵文書沒有,隻有袁紹與曹操的親筆信!”趙成回答道。
“將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行不果!如今沒有朝廷的調令,我們擅自揮兵南下,恐怕不妥啊!”沮授說的也有道理。
差不多八萬的兵馬,什麼文書都沒有就開進京城裏去,知道的還說你去勤王,不知道的就以為你是去造反呢。
而現在洛陽的情況,趙成又不是非常清楚,這下他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了。
如果不去,害得曹操和袁紹沒有後援而使清除宦官的事情失敗,那他們的計劃就功虧一簣了。
如果去了,其他的州牧肯定會像沮授說的那樣,多有揣測。
趙成看了看沮授,認為既然問題是沮授提出來的,那沮授一定想得更深一些。
於是問到:“那你可有什麼辦法?”
不出趙成所料,沮授還的確有了辦法,他拱了拱手,說道:“將軍若要帶兵去洛陽,不如以冀州之名,先向幽州劉虞,青州焦和,徐州陶謙,兗州劉岱各發一封文書。讓他們舉幽、青、徐、兗四州之兵,以清君側之號,共同進京!”
趙成聽完沮授的辦法,心裏直喊妙,這樣一來,不但正了名,還拉了其他四個州一起下水。
就算那四個州不發兵,也不會對趙成他們發兵有什麼非議。
“那就這樣辦!”趙成看大家都讚成沮授的方法,就做了決定。
劉華馬上寫了四封文書,派信使分別送到鄰近的四個州。
趙成安排了陳秀留守冀州,自己與張頜、韓衝、趙雲帶上四萬兵馬,到魏郡與李明會合。
因為趙成記得書裏寫了靈帝死後就到董卓之亂,接著群雄並起,天下大亂,所以心裏有些不放心巨鹿。
臨走時還特別囑咐劉華,天下即將大亂,務必盡力據守巨鹿,任何大的決斷都要等他回來。
劉華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趙成要這樣交代,但是他非常相信趙成,對趙成的吩咐,更是牢記在心。
趙成的兵馬到了魏郡,加上李明的兩萬人,一共帶了六萬兵馬直奔洛陽。
他也不管其他四州的州牧會不會派兵一起來,反正打過了招呼,他要趕著去幫曹操和袁紹,等不得了。
趙成根據自己的兵力,把部隊分成了五個分隊,李明和張頜各領兩萬步兵,韓衝領五百炮兵,趙雲領五千騎兵,剩下的一萬多人,趙成自己帶領。
韓衝的炮兵是十人負責一門炮,共五十門輪炮,因為火藥都需要搬運所以安排的人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