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拿大:因為自由,所以好運(1 / 2)

加拿大:因為自由,所以好運

風土

作者:文:李子佳

這裏是印地安人和因紐特人的原住地,與多數殖民地國家一樣,它包容、多元,但人與人之間卻界限分明,互不侵犯,也彼此尊重。也許自由的含義,便是這樣了。

“你是一個好人。祝你好運!”

殖民地的曆史使得加拿大人的生活方式綜合了英、法、美三國人的特點,有英國人的含蓄,又有法國人的開朗,也有美國人的無拘無束。大學生可以自由轉學,三分之二的加拿大國民支持將大麻合法化,66%的人支持安樂死——他們的寬容一度超乎我想象。這被我理解為對人的豁達與體恤,初到加拿大時,這令我倍感溫暖。除了他們在與人交談時會非常照顧他人的感受,陌生人在細節上的助人之心也令人心有好感。一次與朋友逛商場,心情極差的她向我大倒苦水。她說自己在所有的事上都付出那麼多,做什麼都用功努力,可總是碰上壞運氣。傾訴的聲音不高,卻正好被一個路人聽到,已經走出了四五步的他扭過頭來對朋友大聲說:“可能你不幸運,但你是一個好人。祝你好運!”

“一個好人”,是他們最常用的評語。雖然時間長了漸漸發現其實這句話所表達的情緒並不如字麵上那般濃烈,但加拿大人的善良始終令人覺得與眾不同。也許是因為地廣人稀,他們很在意與人之間的和氣,極少固執己見,若在談話間發現對方不耐煩或反感了,會趕緊轉換話題或改變語氣,當麵衝撞更是被加拿大人視為極度難堪的事,甚至連公司通知麵試失敗者,也不願當麵或電話拒絕。所有的矛盾和衝突都被加拿大人想辦法自我化解掉了。

加拿大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會影響每個外來者,他們樂觀、充滿活力,哪怕是低收入人群,也大多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成敗負責,你可以按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去生活,隻要不影響他人。當然,加拿大以福利社會著稱,這也是它擁有眾多宜居城市的原因。長期以來,政府在居民購房上都有著支持,大約三分之二的加拿大家庭都擁有自己的房產,其中一半都已經付清了所有貸款。朋友艾莉莎說:“房子舊了或者你不喜歡了,可以拆掉再蓋個新的,反正隻要買下它,這塊地就永遠是你的。”

知道自己永遠有個家,加拿大人充足的安全感想必便來源於此。

重要的家庭與75%的離婚率

他們在節假日絕不會開辦公郵箱,事業再成功的人也不忘擠出時間陪伴家人,習慣了超前消費的人們也總是花著信用卡裏的錢與家人在最好的季節出去度假。開始時我很不習慣,覺得被商人們放棄的賺錢機會有些可惜,後來朋友告訴我:“別浪費你來到這個世界後的時光,生活和家人更重要。”

記得上班後第一次會議,老板對我說:“沒有任何東西比你的家庭更重要,如果家裏有事別不好意思請假。”在加拿大,相對於家庭與親人,個人事業明顯不重要。很少有人會加班,下班時間到了便各自回家,若同事想下班後吃飯,得提前一個星期商量,因為沒人願意放棄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