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國社會福利政策思考與啟示(1 / 3)

法國社會福利政策思考與啟示

國際研究

作者:鄭炬文

【摘要】法國的高社會福利政策給法國人民提供了充分的保障,福利的內容也基本上涵蓋了法國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但其帶來的政府支出過高問題引發了法國政府嚴重的財政赤字,使法國經濟陷入了惡性循環。由此可見,高福利政策是社會建設的雙刃劍。文章在探討法國社會福利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進行社會建設的具體措施,力圖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高福利政策  社會建設  雙刃劍  法國社會福利政策

【中圖分類號】D756        【文獻標識碼】A

自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法國深陷債務危機的泥潭之中,截至目前為止,法國政府已經連續39年出現了財政赤字問題,財政赤字總額也達到了1.84萬億歐元,占據了法國國內總GDP的80%左右。近幾年來,法國國內銀行危機也呈現出擴大化趨勢,嚴重威脅了法國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發展。與此同時,法國國內的失業率和GDP增長緩慢問題也嚴重製約了法國經濟的發展。根據對法國社會福利政策的思考和分析,不難得出結論,法國經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既有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衝擊的結果,還包括法國長期以來製度缺陷所導致的結果。其中法國長期實行的高福利政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根源所在,所以說法國的債務危機、就業危機及發展危機實質上暴露出來的是高福利保障製度的深層弊病問題,本文將在研究法國福利政策基礎上,探索高福利政策對社會建設的影響。

法國的社會福利政策概述

作為歐洲的傳統大國之一,法國是典型的高福利發達國家。法國社會的福利保障體係在2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逐步形成,到了1898年,法國頒布社會保障法律。經過將近200年的發展,法國國內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覆蓋全國各階層的社會福利保障製度。其中,法國在1996年改革了社會保障體係,從而形成新的社會保障法案,新法案所規定的社會福利形式是目前法國社會使用的主流社會福利政策保障體係。

法國的福利保障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法國的福利保障水平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從法國社會對工人的福利來看,到目前為止,法國政府製定的法國工人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405.4歐元每月,法國工人每周的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5小時,法國工人每年還可以享受150天左右的帶薪假期;從法國社會給予法國民眾的醫療保障服務來看,法國居民可以享受政府70%的醫療費用報銷,低收入者甚至可以全額免費接受治療;從法國的養老保障體係來看,法國政府向法國工人支付接近其退休前工資的養老金;在法國政府的失業福利保障體係之中,法國政府會向失業者第一年發放接近其工資80%的福利;在法國政府的住房補助體係之中,法國興建了幾百萬套廉租房供低收入者居住。

法國擁有種類繁多的福利保障項目。法國的福利保障體係已經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福利發放網絡,到目前為止,法國的福利保障項目已經接近50種。根據這些項目的性質,其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的類別:醫療疾病補助類福利保障項目、養老福利項目、失業福利項目、家庭福利項目。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法國人從出生起就可以享受這些待遇。

法國的福利保障項目全麵覆蓋全國各個階層。到目前為止,法國的福利保障製度根據受眾群體階層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別:第一種是針對社會上各個階層的普遍性福利保障製度;第二種是針對從事農業生產人員的農業類福利保障製度;第三種是針對法國的公務員係統的特殊類福利保障項目;第四類是針對法國商人的非領薪類的福利保障製度。在這樣嚴密的福利保障體係之下,法國各個階層都被納入了福利保障體係之中,全部人民群眾因此受惠。

法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基本結構及內容

法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基本結構。法國的社會保障體係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經曆由社會救助到社會保險的演變,在20世紀30年代,法國出台了《社會保障法》使得社會保險成為法國最為主要的社會福利手段,然而隨著社會保險的逐步擴大,所有人將被納入到社會保障體係之中,因而社會救助就會變得多餘。而社會保險則順應在法國的社會保障製度中占據主體性地位。

法國的社會保險針對不同的職業群體分為一般製度、特殊製度、非農非領薪者製度和農業互助製度。對於上述幾類製度而言常常是強製繳納的社會保險,而且它們統稱為社會保障製度,除此之外,還存在國家之外的保險機構,如私有保險公司、互助會,這類保險通常比社會保險製度友好,從而選擇的保險人數越來越多。這類保險製度沒有一定的強製性,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去選擇保險機構和繳納的水平,這也意味著不同的經濟狀況可以通過公共的保險機構來獲得保險的途徑。

對社會保險來說,社會救助在社會保障體係中的比例較小,其提供的對象是缺少獲得社會保險能力的人。社會救助一般包括:老年保障、殘疾人福利等。20世紀80年代之後,法國製定了反貧困計劃對流浪者和貧困家庭給予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