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所說的藥王,就是出生在陝西銅川的磐玉山區,年輕時就潛心修道研習醫藥,曾著有《千金要方》和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的孫思邈。
敬軒聽說情況緊急,便急忙問道:“藥王現在哪裏?”
“平日裏常見他在山裏轉悠采藥,西南山梁後有個道觀,他就住在那裏。”老者道。
敬軒環視了眼四周,神情略顯焦急道:“得先找個地方把三妹安頓下來。”
天霸趕忙道:“我住的山洞離此不遠。”敬軒聽說,弓腰背起三妹就走。
山巒重疊,密林片片,絕跡人煙的山穀慢坡,荊棘雜草叢生,怪石枯木隨處。敬軒也無暇尋找采藥人留下的依稀痕跡,隻是按照老者指引的方向飛速掠去。
他心急如焚,腳下生風,恨不得一步便跨到西梁的頂峰,他怕失去三妹,也就從此失去了那種令他神迷酥麻的感覺。
豔陽高照,空氣半凝,陣陣濕熱熏蒸的感覺,像纏身的煙霧般籠罩著敬軒,讓本就心燥體熱的他,不得不揮汗如雨,焦渴難耐。
見條小溪若隱若現,一縷清澈剔透的泉水,在撅起的石尖,羞羞怯怯的開出一朵水晶般的花兒。
敬軒頓時欣喜湊前,伏身就是一陣狂飲,隨即雙手捧起便肆意的潑向了臉麵。
沁涼的泉水瞬間帶走大半的燥熱,敬軒舉目遠眺,見鬆柏古木密集的西梁頂端,一角飛簷,隱隱可見。於是,心下一喜,便提氣縱身,以更快的速度朝前掠去。
道觀不大,但卻精巧,坐擁崖懷,盡攬群山,青磚灰瓦,畫梁雕棟,一條石板小路,曲美蜿蜒,也是唯一的通道。
敬軒有些迫不及待,也沒耐心逐級而上,擰腰提氣,幾個起落,已然落在了道觀的院內。
隻見兩個道童,神色慌張,疾忙上前打個問詢道:“不知施主是何方飛賊?怎會不從門入?”
敬軒笑而還禮道:“在下敦煌李敬軒,隻因事情緊急,方敢如此造次,還望海涵,不知藥王張先生現在哪裏?快快引我去見,人命關天,絲毫耽誤不得。”說著,又朝道童躬身揖禮。
道童倪眼瞅了瞅敬軒,見他不像有惡意,又見他汗水浸透了衣褲,麵目水洗,知他確有急事,也就放鬆了警惕。聲音淡淡道:“師父下山采藥,日落方回,施主可在此等候。”
敬軒忙道:“先生一般都去哪些地方采藥?”
道童拿手一指道:“有時在東山,有時在西坡,有時就在山下。”說著,道童幾乎將前方畫了一道圓。
望著茫茫大山,片片密林,敬軒長噓口氣,便擰身掠出了道觀。
有一絲希望,敬軒都願意付出百倍的努力,這不僅是他天性善良,還因為他確實喜歡三妹,他此生不能沒有三妹。
敬軒站在山崖,冷靜的掃視了四周一眼,綠成一片的山穀慢坡,幾乎是一樣的顏色,根本見不到一點蠕動的影子。既然道童給自己畫了個圓,那他隻好順著圓去找。
於是,他大概估摸了估摸,假如先生朝一個方向走,目前應該能走多遠。心裏有了數,敬軒以此為半徑,使出輕功,便飛掠在山巒密林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太陽剛剛偏斜,在掠過一道山脊後,對麵的慢坡像是有個黑點在緩緩移動。
雖然分不清是人還是隻袍子野鹿什麼的,但對於敬軒來說,這是他在半日來見到的,唯一會動的目標,不得不令他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