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危險職業(2 / 2)

大多數逃難的人並不如何懼怕此次瓦剌來襲,他們和郭太監想得一樣,瓦剌不過殘元一支,還吞不了大明,此次入寇不過是馬匪式的劫掠,雖然在陽和敗了官軍,但也無力內犯,等搶夠了自然就會退走。故而雖人人準備避難,但真正將避難當作逃難的百姓卻是少之又少,很多人在無法帶走家中所有財物糧食時,往往都是將其屯在一處,然後小心翼翼的鎖好門窗,那樣子哪裏是防著韃子,明明就是防著賊。更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死活不肯和家人去逃難,說什麼韃子打不到這兒來,瞎跑個什麼。

對此,陸清隻能暗自搖頭,他無法去指責這些老人的短視,因為他們無法預知即將到來的大變,他們隻是單純的憑借著一生閱曆來判斷此次危機的嚴重性,而不是如他一樣有著對未來的預知。

陸清知道此時自己無論對這些百姓說什麼,他們都不會聽,因此明智的閉上嘴巴,低著頭默默的扶著郭太監去找驛站,什麼也不問,什麼也不聞,和郭太監一個心思——趕緊到驛站取馬找到禦駕所在。

路上問過一個行人知道驛站在哪後,陸清忙扶著郭太監從人群中穿過,徑直往東邊的驛站而去。

管天鎮驛站的是一個不入流的驛丞,所謂不入流,便是沒有品級的吏目,如果說這驛站便是後世的郵政局,那這驛丞便算是郵政局長吧,如果要算編製的話,這驛丞應算是大明政府的事業編吧。

大明的驛站多負責官員的迎來送往,同時也承擔緊急軍(政)情的傳遞,如有名的百裏急遞,甚至還負責平民信件的郵遞,當然,收取的銅錢也是不小的數目,因此一般普通人家若需傳信,大多委托鄉裏外出之人代傳,而不是花費銅板請官驛幫忙郵遞。

別地驛站有的功能,天鎮驛站一律都有,它還配有十多匹上等的蒙古良馬,除了一名管驛的驛丞外,另有十餘名從軍中調配來的驛卒,此外還有幾名從鎮上征發的雜役。

當陸清扶著郭太監找到驛站時,首先看到的就是靠在驛門外的兩個驛卒。這兩個驛卒長相十分普通,體形也很一般,一看就不是軍中精銳,而隻是普通的雜兵。不過,對這兩個不起眼的驛卒,陸清卻是一點也不敢小看的,因為他知道,郵政局的快遞員和圖書館的管理員可是高危崗位,一個不好,這些人就會改朝換代的!

............

新書急需要收藏和推薦支持,讀者朋友們,如果你喜歡這本書,那麼請你一定在閱讀時順手收藏一下本書,給本書一張推薦票,這對本書十分的重要,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