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皇爺的歸路,怎麼可能?”郭太監驚呼一聲,根本不相信陸清說得會是真的。
宋邦德、周雲義等人也是一臉愕然,對陸清這話也是倍感吃驚。
陸清根本不理會他們的吃驚,而是很肯定的在那“幾”字的右下腳用手指又往一下一拖,劃了圈,吐出三字,“懷來衛!”一拳砸在懷來衛那個圓圈上,斬釘截鐵又道:“阿剌若是打進懷來,禦駕從居庸關回京的路就給斷了,一個不慎就要釀成奇禍!”
“不可能!”
郭太監從震驚之中清醒過來,斷然否定了陸清簡直荒唐透頂的推斷,他漲紅著臉道:“皇爺禦營大軍近二十萬,阿剌才多少人,滿打滿算也不過兩三萬兵馬,如何就能斷得了我大軍歸路?”
陸清提醒他道:“公公忘了也先嗎?”
郭太監一怔,卻仍堅持道:“禦駕現正往大同去,也先也斷然擋不住我二十萬大軍!”
“陽和口一戰,也先部的凶悍公公可是親眼見過的。”
“這不同,大軍乃京營三大營精銳組成,也先不過兩三萬人,他再能打,又如何能敵得過我二十萬精銳一擊?”
打死郭太監也不相信也先能打得過皇帝親率的二十萬大軍,他更多的是相信大軍一到,也先就望風而逃。
陽和口之敗固然韃子凶悍能打,可也有邊軍指揮失誤的因素在內,當中還有他郭太監的一份“功勞”在,當然,有關他在這場大敗中所犯的錯誤,卻是越少人知道越好。若當時指揮得力,未必就會輸給了也先,再不濟,總也不會大敗。
現在皇爺親率的可是三大營精銳,比起邊軍來隻強不弱,又是二十萬大軍齊出,以也先部的實力如何能頂得住二十萬將士共擊,二十萬大軍又如何會敗給也先呢!
不信,不信,絕對不信!
宋邦德他們也相信不管是大同的也先還是宣府的阿剌,單憑他們的兩三萬騎兵是萬萬不可能擊敗大明天子親率的大軍的,因此,毫無例外的全站在了郭太監這邊,雖然沒有和郭太監一樣反駁陸清什麼,但各人的表情卻無一不在告訴陸清——你太危言聳聽了!
陸清也不想和郭太監吵,僅是從現實分析,大軍慘敗的可能微乎其微,可是事情卻偏偏就發生了,但讓他痛苦的是,他不可能跟個神棍一樣把所知的“土木堡之變”詳細過程告訴這幫人,更不可能說什麼王振被錘子砸死,皇帝被瓦剌人俘虜到蒙古高原喝了一年西北風,更不可能說這個當了俘虜的皇帝又在八年後的紫禁城複辟重新當了皇帝。
“也先擋不住大軍,又何來阿剌斷我大軍歸路呢?他真若占了懷來斷我大軍歸路,那豈不是自個找死嗎!”
郭太監越想越對,對陸清的荒唐之語很是不滿,若不是這後生屢次救了自己的性命,隻怕多半就要發作斥責於他了。
陸清無法辯駁,可也不甘就這樣被郭太監說住,便隻能將自己知道的一個事實說了出來,他道:“若大軍斷糧而不得不歸呢?”
郭太監脫口就反問道:“宣府有七大糧倉,大軍如何會斷糧?”
陸清暗自苦笑一聲,道:“這便是阿剌為什麼要派一支偏師南下的原因了,若這支瓦剌偏師切斷了七大糧倉往大軍運糧的道路,試問大軍如何不會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