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_82.自古奸商花樣多(1 / 1)

莫道財源通四海,自古奸商花樣多。明朝在酒的銷售過程中,一些唯利是圖的奸商,也在拚命搗鬼,弄虛作假。例如,明末北京街頭賣一種有顏色、味芳洌的酒,說是淶水酒,其實是贗品;這種酒因為質量遠比易州酒差,早已停止生產了。往酒中摻水,使飲者“口中淡出鳥來!”明末有人曾引宋朝人寫的《行香子》一首,辛辣地嘲笑了鬆江出品的這種淡酒:

浙右華亭,物價廉平,一道會買個三升。打開瓶後,滑辣光馨。教君霎時飲,霎時醉,霎時醒。聽得淵明,說與劉伶:“這一壺約重三斤。君遠不信,把秤來秤,倒有一斤泥,一斤水,一斤瓶。”

還有人利用民眾的好古心理,妄稱千年古酒,以牟厚利。如江西竟有人聲稱陶淵明當年曾埋下很多酒,現在被挖出來了,“美香不可言”。其實,陶淵明歸田後,並無關係網,兩袖清風,得酒即醉,哪裏有餘錢深挖洞,廣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