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哥們(1 / 2)

張小石大步行去,兵士挑簾,悶頭鑽進,稽首道:“參見殿下,車內窄小,行不得全禮,殿下海涵。”

楊廣道:“張愛卿,不必拘禮,請入座。”

張小石依著蓬壁坐下,觀楊廣氣色不佳,心事重重,問道:“殿下,喚小人何事?”

楊廣歎了口氣,說道:“孤王一路之上前思後想,此次入京,本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舉國之唾棄。覬覦吾兄之位,非是開明之道,雖有三位鼎力相助,對滿朝文武而言,無疑是蚍蜉撼樹。我朝有開國九老,忠孝王伍建章,尚書左仆射高熲,靠山王楊林,上柱國賀若弼,越王楊素,大都督魚俱羅,昌平王邱瑞,下柱國韓擒虎,雙槍將丁彥平。文武百官皆為文孝武義之國勳,該求何人相助,一時左右不下,特請愛卿相教,還望不吝賜教。”

張小石未料楊素竟是開國九老之一,怪不的這麼囂張,小瞧他了,低聲道:“小人不敢妄言國家大事。”

楊廣微微一笑,和聲道:“此間隻有你我二人,何言說與本王,不,不,哥們皆赦你無罪。”

此言一出,張小石心頭突跳,止不住嘿嘿吃笑,心言:“楊廣入戲挺快,刨屎扒糞,低聲下氣。”假意托著下巴,裝作沉思之樣,過的少刻,才道:“蒙殿下抬舉,小人仗膽胡言幾句,如是順耳之策,殿下便聽一耳朵,若不順耳,左耳進,右耳出,再不行當個屁放了,那說那了,那止那斷,好不好。”

楊廣右手一伸,說道:“好,哥們,但說無妨。”

張小石原認為楊廣聽不懂自已講話,看來的確深藏不露,說道:“殿下,小石認為,開國九老不足為慮,這些人征南蕩北,戎馬半生,吃喝嫖賭,花天酒地,誰當政,誰執權,不太關心。他們隻求榮華富貴,酒池肉林,爽去嗨來。當前所要收攏之人為明堂之上有諫言無實權之臣,因為,他們才是大隋之未來。”

楊廣道:“依你之見,須從何人著手?”

張小石道:“全部需要收心,尤其重用宇文化及、楊約、張衡、姬威、段達等臣子。大隋江山安穩泰然,他們為官無政,仕途無升。殿下須派一位親信,攜財許官,動之以情,曉之以禮。料想他們必會權衡輕重,鼎力相肋。最重要之人為我朝獨孤皇後,說句大不敬的話,殿下把皇後毛捋順了,床頭吹吹老皇帝耳根,必是百依百順。糙話,不糙理,殿下您說是也不是?”即時頭生涼意,床頭事說在帝王家,純粹是下糞鉤,提屎(死)。

楊廣笑道:“哥們話雖拙劣,但,無不曉禮大義,大道理,小道行。”

張小石道:“多謝殿下不怪小人胡言之罪。”

楊廣問道:“本王聽哥們之言甚為開腦,隻是,獨孤皇後該何法施之?”

張小石道:“太子妃離奇辭世,後繼寵幸前陳遺妃張麗華,妾侍生三子。古語:子不正出,取亂之道,嗣不端嚴,寰宇濁漳,此為人倫綱常。料想,獨孤皇後必為此事深惱,隻差一個發颮動機。殿下當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黑豆蒼蠅,壞鼎香湯。”暗言:“老子口才不錯,以前怎麼未發現?”

日後在《回憶錄》中寫:觀人行事,睹人下策,不知為不知,知之也不知,乃是真知。

楊廣問道:“該如何點燃這把火?”

張小石道:“姬威為太子府僚,其人好酒,好財,好抽兩口煙,又愛打個麻將。殿下可花重金收攏此人,使太子沉溺於酒色,伎豔群中,長此以往,定會傳皇上,皇後之耳。且讓姬威將他調.教的目中無人,仿佛皇上駕崩,就是他的天下,使其安逸。後果是什麼,不須多言,殿下也明白。”突生寒意,將來會不會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楊廣道:“言之有理。”咬了咬嘴唇,問道:“哥們為何斷言宇文化及能助孤王大事?”

張小石道:“小人自幼習《麻衣神相》、《太乙》、《六壬》、《奇門》識人觀相。小人觀殿下容顯九五相,金龍貴貌,天顏華勝,乃真龍下凡,帝王之繼,名垂青史,亙古無雙,天下無賊。宇文化及則是玄武轉世,天庭呈輔相,眉現國棟才,殿下重用此人,必成大事”

楊廣笑道:“哥們胸有蘇秦,張儀之才,想將此任交由哥們,若能成功,必是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