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工廠打工,獨立於深圳生活之外的另外一種生活(1 / 2)

珍興鞋廠,是在深圳市區範圍內,鹽田四村。從深圳火車站坐車過去,要兩個多小時,下了公交車,居然都可以看到海邊的灘塗地了,除了這個巨大無比的工廠,其它都是由這個工廠衍生出來的商店,小飯館,雜貨鋪。在鹽田四村這個區域,它已經變成一個小社會。

鞋廠早晨7:30 上班,11:30 下班,下午1:30 上班,5:30 下班,上班時間很正常嗬,可是規定了,晚上7:30加班,通常10:30 下班,最遲至11:30。

基本工資:320元,崗位津貼:150元,生活費用補助:120元,其它各種補助:210元,加班費按基本工資的1.5倍支付。

當工廠教育結束時,有兩個一同招聘進來的人就離開了。

雖然同預想的企業管理差距很大,趙祺陵還是安心的隨著人事部的小姐進入了安排的宿舍。

一個長長的很大很通透的房間,兩邊各一排高低床,每邊八張,共16張床,32個床位,一間房可以住32個人?一層樓有十幾間房,共七層高, 幾幢樓排成排。趙祺陵和新來的人被分配在同一間宿舍,宿舍的人都去了工廠,文員小姐交待了明天上午上班的時間後,讓大家自行準備自己用品就自行離開了。

大家一起約著到村裏的小街上逛,順便買些日用品。

“我靠,32個人一間房呀?這是我見過最大的宿舍了。我從小到大沒見過這麼大的宿舍。”同行的一位牢騷滿腹的說。

“比東北的大車店好多了,咱東北大車店是誰交了住宿費,就可以上坑去睡。人多的時候,人挨人哩。這邊好歹是一人一張床。咱不就掙錢來的嘛,能掙錢比啥都強。我是覺得來深圳就是受苦來的,要享福,咱回家去享福了!”

一個海綿床墊 15塊,一床毯子 35塊,涼席 4塊,一個水盆4塊,一個桶子 8塊……在家從來沒想過,100塊錢不到,可以在深圳安置一個可以落腳的窩。

來深圳之前從未想到過的工廠生活是這樣開始的,第一天正式上班,一個台灣領導,大家稱之為台幹,是台灣幹部的簡稱。當大家列隊站好後站在台前開始講話。

“今天,你們這些人應聘來我們工廠,是按儲備幹部招進來的,未來你們要參與管理工廠。---但是首先,就是要你們變成有用的人才。而不是隻會說大話空話的政府官員。

你們這些大陸人,自以為上過大學就了不起了?先要想清楚自己,你們能做什麼?你們會做什麼?幹!!你們要是會做,就不會來應聘儲備幹部!

從今天開始,要在這裏,讓你們變成一個有用的人,每天上午參加軍訓,下午到車間實習。能做的給我留下,不能做的,趁早給我滾蛋,……”

工廠有廠訓,每兩個字一組,“敬業,樂群,遵紀,愛廠……”口令121換成了念廠訓,每一小時休息十分鍾。

學習廠歌:我愛珍興,我愛珍興,品質第一,愛廠榮譽,敬業與樂群,客戶聚一堂……。

休息時,大家議論紛紛。

“這是企業文化?”

“這和我們大學時軍訓沒啥區別呀,就是將121換成了口號。”

“真不知道這和我們上班有什麼關係?”

“讓我們鍛煉身體,還發工資,我覺得挺好的。”

“不知道我能不能挨得過幾天,好像聽說,那怕今天辭職,也有一天的工資。”

“台灣企業都是這樣的, 反正就是要把人訓練得跟傻X 一樣。”

下午上車間學習,每個工位都要求學習工作三天,和其它普工一樣的做著每道工序的事情。

晚上,各人都發了本書,學習或自習。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天人變得機械重複,趙祺陵搞不懂自己會做什麼,也不清楚能做什麼。通常一上班,就有人對新來的人進行安排。對新環境的陌生,上班時間的過長,讓人似乎思維遲鈍很多。有一天,實習的工位,排到一個挺愛說話的姑娘身邊時,趙祺陵和她聊天,問她每天上這麼長時間班,累不累?小姑娘翻翻白眼說:“當然累了,你試試天天坐在這位子上,每天坐12小時看。”

“那可以少加點班嘛,好像加班也不是那麼強製性的。”趙祺陵說。

“現在7、8月份,加班不強迫,8月份以後,是生產旺季了,每天至少上班12小時的。去年9月份到11月份,不準休星期天哩,全都加班。趕聖誕節的訂單。”小姑娘說。

“沒有星期天呀?一直上班?”趙祺陵驚愕的問道,“那現在哩?”

“訂單太多了,做不完,不就這樣了。現在訂單沒那麼多,沒有人上夜班,但是還是可以加班的。像我們做產線的,那有你們辦公室的好呀,不加班就隻有一點點工資了。”小姑娘解釋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