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話,趙明芳心裏又是一震,看來那個老光棍也是這種想法,好不容易得著一個孩子,誰都想一世無憂地把孩子養大,將來養老送終。她本來還想,讓老三再偷偷出去打聽,萬一他哪一天又回到這個地方,哪怕是讓她看一眼孩子也行。當然了,最好能把孩子換過來!
“大姐,要是將來有一天,孩子的媽找上門來要孩子,你怎麼辦?”
大姐臉色一拉,“那當然不行!我跟你姐夫說了,不能讓她知道我們住哪兒!既然孩子給了我們那一輩子都是我們的!”
“這樣最好了!”萬念俱灰的感覺充斥在腦海裏,趙明芳神色淒然地接過孩子,“咱娘知道了準高興,她就怕你老了沒有依靠!”
姐倆又聊了一會兒,趙明鳳就起身離開了,囑咐妹妹好好養身體,等正月十六再跟娘家人一起過來。
正月十六那天,成家馬家張家三邊的客人把成家大院圍了個水泄不通,席間又來了不少街坊鄰居,老爺子雇了個專做婚宴席的廚師,在東西兩院大開十桌酒席,好不熱鬧。親戚們輪流來看望了孩子,送上各種各樣的祝賀禮物,那小衣服都堆成山了。那一刻的熱鬧鼎沸,沒有讓趙明芳的心裏有多少安慰,卻更給她平添了一份淒涼。這些祝賀和禮物以及今後這家裏人所有的愛,本該是屬於她的‘成玉’的。可如今那塊兒失落的玉又身在何處呢?
“三嫂,你想什麼呢?孩子都睡了你還不放下!可別慣壞了孩子,以後有你累的!”小五的話驚醒了沉思中的趙明芳,忙拉下衣襟把孩子放下。
“你看這閨女長的像誰?都說閨女隨爹,我看倒更像……”說話的是成家大閨女,她說了個半截話,看了看旁邊的老大媳婦,“大嫂你覺著像誰?”
老大家的有文化能說會道,更別提那心眼多的跟蜂窩煤似的,話還沒出口早在心裏繞了個七拐八彎,“恩,我看著就是跟老三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你看這四方臉薄嘴唇,跟老三如出一轍。再看這眼睛,別看這孩子還不到二十天,可這雙大眼睛又黑又亮,就跟那發麵饃饃上摁了倆棗兒,看著就喜人!”
這席話把在場的人說的好不歡暢,一個個喜笑顏開,趙明芳的娘也來了,聽了這話高興的合不攏嘴,“這月窩裏的孩子一天一個樣,今天看著像娘明天看著像爹。總之俺這外甥女有福啊,你看這麼多姑姑大娘疼著寵著!”
一幫人說過笑過,依然是曲終人散。那年的冬天似乎特別漫長,在趙明芳的心裏無限蔓延……
1985年秋天,成兆倫一家四口如願的住進了新房,這是一座四間的磚瓦房,還有東西兩個廂房,院子也不小。雖說家裏的擺設顯得很空落,但總算像一個家了。
那年成玉還不到兩歲,斷奶之後趙明芳就去了公社裏的招待所上班,幫忙順菜切菜端盤子。成浩和成玉白天待在奶奶家,晚上再接回來。新家和老家隔著一條大街,中間有一座實驗小學,還有一個稅務局,稅務局緊挨著的那條胡同走到頭就是奶奶家。成浩和成坤是形影不離的,整天跟著一幫大孩子在外麵瘋跑,家裏索性就把他倆送進了附近的育紅班。成香和成蓮也進了附近的實驗小學,隻有成玉一個人比較孤單,整日跟在奶奶屁股後麵轉悠。待她漸漸懂事了,就整天盼著娘下午下班來接她,所以每天下午她就早早坐在門前的石凳上巴巴的等著。這時候奶奶就會罵她沒良心,是個小白眼狼,罵她隻跟娘親不跟奶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