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號空間站
前蘇聯“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部分於1986年2月19日升空,一年後空間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10多年來,“和平”號先後接待了包括阿富汗、奧地利、保加利亞、法國、德國、日本、敘利亞、英國和美國等十幾個國家24個乘務組的62位科學家,取得了一大批空間科研成果。特別是俄羅斯宇航員瓦列裏·波利雅科夫博士從1994年1月8日至1995年3月在“和平”號上從事研究,一舉創造了在宇宙空間連續停留14個月的世界航天紀錄。
“和平”號空間站采用積木式構造,由多艙段空間交會對接後組成。其核心艙有6個對接口,用來與實驗艙和“聯盟”號飛船及“進步”號貨艙對接。它是一個艙段式結構,總長13.13米,最大直徑4.2米,總重量20.4噸,由4個基本部分組成:球形增壓轉移艙,直徑2.2米,上麵裝有5個直徑均為0.8米的對接窗口;增壓工作艙,這是空間站的主體,總長為7.67米,兩個柱形段直徑分別為2.9米和4.2米;不增壓服務動力艙,位於空間站尾部,長2.26米,直徑4.2米,除裝有主動機和推進劑外,還裝有對接天線、探照燈、無線電通信天線等增壓轉移對接器,它長1.67米,直徑2米,位於服務動力艙中央,提供第6個對接通道。
1987年4月9日,用於天體物理研究和觀測的“量子”號實驗艙與其對接。1989年12月6日,帶有3個壓力艙的“量子”2號實驗艙也對接到軌道站上。1990年6月12日,“晶體”號實驗艙加入了“和平”號空間站。該艙主要用於空間實驗生產某些半導體材料和藥品。該艙與核心艙相似,有3個對接口,可與100噸以內的宇宙裝置對接。目前“光譜”號實驗艙已對接成功。
基於空間站對於空間科學研究的重要性,美國於1984年提出興建國際空間站的構想,歐洲空間局、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等先後加入,使得這項工程成為世紀之交世界航天領域一件引人注目的盛事。
世人矚目的俄羅斯“和平”號航天站在其軌道上飛行了15年後,在2001年3月22日,通過人工控製將其人為地墜毀在太平洋的無底深淵。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始建於1998年,是以美國和俄羅斯為主,日本、加拿大、歐洲航天局成員國和巴西等總共16個國家聯合參與的國際合作項目,總投資為600多億美元。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個國際合作建設的空間站,整個建設工作預計到2005年結束。空間站的工作壽命將在十五年以上。
國際空間站計劃最早由美國提出,當時名為“國際自由號空間站”,於1984年得到美國總統裏根的批準,但建設難度大和耗資過高使得這項計劃沒有取得進展。
1993年,克林頓入主白宮後提出將“自由”號空間站由美國獨自建造改為國際合作建設,從而使這一計劃得以生存下來。同年11月1日,美國宇航局與俄羅斯航空航天局簽署了合作建設一座空間站的協議。1998年3月7日,俄美簽署了有關合作的一攬子基本文件。根據協議,空間站80%的建設資金由美國負擔,工作語言為英語,並由美國宇航局牽頭,負責從總體上領導和協調計劃的實施以及在空間站運行期間發生緊急情況時進行具體指揮。
建成後的國際空間站將是個“太空中的城市”,成為人類在太空中長期逗留的一個前哨。它包括6個實驗艙和1個居住艙、3個結點艙以及平衡係統、供電係統、服務係統和運輸係統,總重量為500噸,空間站主結構長88米,首尾距離110米,平均運行高度為350公裏。國際空間站將成為新型能源、運輸技術,自動化計劃和下一代傳感器技術的測試基地,它的建設將推動流體力學、燃燒、生命支持係統、反輻射危害等研究的發展,並將對未來的太空探索產生重要影響。
太空開發的新領域
前景廣闊的太空生產
太空微重力、高潔淨、全真空的特殊環境,使它成為人類最理想的工業材料和藥品加工地。
俄羅斯和美國均在空間站或航天飛機上建立了專門的生產車間,進行長期的空間生產試驗。1982年以後,前蘇聯和俄羅斯宇航員在太空成功地生產了流感疫苗,美國宇航員4次生產出預防突發性心梗的藥品。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大約每年每3個人就需要一支疫苗,以預防各種流行病。到目前為止已知病毒有5000多種,要想在地麵全部提純所有疫苗簡直是不可能的,而太空則是理想的純化工廠。據測算,在太空生產藥物一個月的產量相當於地球上同樣設備的20年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