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計算機的結構
任何一台電子計算機基本上都是由5個部分組成:運算器、存貯器、控製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一般把運算器、存貯器、控製器3個部分結合起來叫作中央處理器(CPU);把輸入、輸出裝置結合起來叫做外部設備。上述5個部分稱為計算機的“硬件”。
電腦與互聯網
計算機網絡化的出現,掀起了電子計算機發展史上的第三次浪潮。
最早出現的大型計算機可以看作是計算機領域的第一次浪潮,隨後個人計算機的出現是第二次浪潮。現在,計算機領域的第三次浪潮可能會給計算機工業帶來極大的震動,這就是交互式網絡。現在桌上型家庭計算機的銷售雖然急劇上升,但它很可能就快過時了。個人計算機在過去10年內處在戲劇性的技術變革的最前沿,如今卻正在被推到一旁。未來將屬於全球性的網絡。
在第一次浪潮中,信息處理是關鍵。當時,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生產的是能夠進行快速複雜計算的、體積龐大的大型計算機。到了20世紀80年代,商業人士不願意再等著從大型計算機專家那裏得到信息。因此,他們購買了當時最流行的桌上型計算機,開始用自己的計算機得出分析結果。信息的獲取成為計算機領域的第二次浪潮。計算機領域的第三次浪潮,就是同其他人發生聯係。第二次浪潮的情景是每張桌子上都擺有一台計算機,而第三次浪潮是把所有這些計算機都連接在一起。人們將互相發送信息,或者在網絡上提供信息讓別人來看。互聯網絡代表了這種趨勢,但是當第三次浪潮真正到來時,互聯網絡的速度比今天要快得多,結構也靈活得多。因為人們並不想通過聯機獲得靜態信息,他們希望對這些信息處理,並且希望進行交互式聯係。
計算機領域的第三次浪潮將對計算機業產生巨大的影響,網絡全景通信公司可能會和微軟公司展開激烈競爭。網絡全景通信公司擁有全球網絡瀏覽器70%的市場,可以接受使用Java軟件編寫的程序,並且致力於保持通信安全。而微軟公司的傳統優勢——控製桌上型計算機市場的操作係統,在全球性網絡的時代裏將可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因特網有什麼功能
Internet的主要信息服務功能有以下幾種。
電子郵件(E—mail)
互聯網的用戶通過網絡傳遞給特定的用戶(一個或幾個)的信息。其區分方式是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特定的信箱號碼。
遠程登錄(Telnet)
電腦網絡用戶如果與遠方另一台電腦聯通,可以使用這台電腦中的資料,進行聯機檢索、查閱各圖書館電子出版物的目錄、各種數據庫中的資源。
文件傳送協議(FTP)
一台電腦中的文件可以通過網絡協議傳送到另一台電腦中,供對方使用。
信息查詢服務
利用因特網,我們可以方便地進行信息查詢工作,了解天氣預報、股市行情以及其它最新的消息等等。
公共告示板(BBS)
公共告示板(BBS)可以用來發布信息,報紙曾介紹過的北京大學學生朱令疾病的診斷,就利用了BBS方式。
用戶服務(USENET)
用戶服務(USENET)可以發布消息、文章,供大家閱讀使用。
新世紀的主題——網絡經濟時代
網絡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時代,應用知識、添加創意成為經濟活動的新核心,人們可以憑借網絡進行知識的獲取、加工和綜合,並加上自己的創意,形成新的產品設計,因而網絡還將成為產生發明的工廠。一切信息都將數字化。現金、支票、股票、債券、報告、文章、照片以及麵對麵的會議,都將轉化為數字“0”與“1”,並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在光纖網絡中流動。這不但提高了信息傳輸與儲存的數量、速度和品質,也增加了信息相互結合的可能性。
信息數字化使得一切都可以虛擬化。虛擬銀行、虛擬企業、虛擬辦公室、虛擬商店、虛擬圖書館……都在相繼出現,並將徹底改變社會的經濟活動方式。
網絡使企業組織分子化。每個腦力勞動者是企業的最小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而靈活組合。在分子化的組織中,主動性、自覺性顯得尤其重要。具有這類稟性的勞動者,通過網絡合作,更能以知識和創意為產品增添價值。
生產者與消費者可以經網絡直接接觸,從而使彼此的界限變得模糊。消費者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加入生產過程,使自己也成為生產者,而迎合消費者個別要求與品味的少量定製,將取代過去的大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