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路風雪 第44章 羅斯帝國的戰略意圖(1 / 3)

陀腦河帝國防守的好好地,怎麼克裏斯托夫元帥突然撇下傷員和地方部隊,不知去向了呢?

其實這件事從頭至尾都不能怪並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元帥,他也是被來自皇帝陛下的特使給逼得,這才在不通知其他部隊的情況下,隻帶著皇家軍團先走的。

原來,由於陀腦河帝國前線戰事一直不利,國內很多地方的地方軍也被派到了前線去迎戰,所以帝國內部的防務一下子變得比一層窗戶紙還要薄,隻要一出出現狀況,整個帝國必將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就在前線吃緊的這個時候,一些叛亂分子、奴隸和困苦的老百姓紛紛拿起手中的農具進攻城市和縣城,整個陀腦河帝國現在已經烽火滿地了。而且,在特使出城之後沒多久,就聽到消息說,其中較大的三股叛軍居然聯合起來,一起圍困了帝都。

總而言之,現在帝國內部的形勢比前線還要危險,特使說得很明確,不管克裏斯托夫同意還是不同意,他都要把皇家軍團抽調走,因為他不但拿著皇帝陛下的諭旨,還拿著軍部的兵符,凡是不停領著一律殺無赦。

而且這個特使能演善辯,他也沒講什麼大道理,隻是說:如果克裏斯托夫不願意帶隊回去的話,他也會用兵符把部隊帶走。可是,現在放眼整個陀腦河帝國,沒有一個比克裏斯托夫更有經驗的帶隊將軍了,如果,他這個特使自己帶隊導致全軍覆沒的話,那麼克裏斯托夫也是一個罪人。

因為,特使這次來並不是要奪取元帥手裏的軍權,帝國內部在他出來之前的確有人這麼慫恿過他,但是人貴自知,這位特使除了那張巧舌如簧的嘴以外,最讓人敬佩的就是他有自知之明,這也是皇帝陛下那麼親信不用,偏偏要派他來急調皇家軍團回京的原因。

皇帝陛下本人還是非常信任克裏斯托夫的,不然也不會讓他的兒子克裏斯蒂安做他的副官長。但是,為了以防萬一,皇帝陛下還是給了這個特使特旨,皇帝陛下在親手交給他的時候,特意囑咐,這道旨意要在克裏斯托夫強烈抵製自己之前的急調令時才能用。

現在,這位特使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克裏斯托夫以後,克裏斯托夫拿著急調令,展開來一看,不由得老淚縱橫。但是,他沒有悲傷很久,拿起那張急調令往火裏一扔,大喊一聲把自己的兒子叫了進來,隻說了一句話:“傳令下去,皇家軍團帶上3天的幹糧,現在就隨我動身。記住,不要驚動任何人。”

克裏斯蒂安聽完以後,迅速下去傳令。很快皇家軍團的人全部集合完畢,在克裏斯托夫一聲令下,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陣地。

就這樣,陀腦河帝國的精銳一撤走,立刻讓善於抓住敵方弱點的銀狐庫圖佐夫終於抓到了這次機會,一舉攻破了圍在鐵門峽關卡前的陀腦河軍隊。撿了這麼大一個大便宜。

這一戰之後,克裏斯托夫元帥率軍緊急回援,打退打散了帝國內部所有的叛軍。不過,他也在這次的戰事之中完全喪失了在老百姓心中英雄的形象,成了一個典型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典範。那些不知道事實真相的人把這次戰爭失利的罪責全部都推到他的身上。

後來,根據陀腦河帝國和羅斯帝國的之前的停戰協定,雖然羅斯帝國最終把鐵門峽還給了陀腦河帝國,保住了自己的東大門,但是,卻要為此向羅斯帝國支付長達50年的戰爭賠款。同時,陀腦河帝國也失去了眾多的盟友,黑湖王國整個並入了羅斯帝國,而陀腦河帝國北方屏障貝斯山脈以北的陀腦河帝國之前的屬國也全都割讓給了羅斯帝國。現在整個陀腦河帝國的領土完全和羅斯帝國直接接壤了。

而這一次,羅斯帝國之所以要犧牲掉阿特拉要塞以西的領土,就是要騰出手來,一舉拿下黑湖王國——這個帝國南部重要的糧倉。而貝斯山脈以北陀腦河帝國的附庸國和他們的戰爭賠款則是這場戰爭中的意外之喜罷了。

現在,羅斯帝國占據整個黑湖王國之後,完全不用再為糧食短缺而發愁了,隻要不是極度惡劣的天氣,整個黑湖王國所產的糧食就夠整個羅斯帝國所有人吃上一年的。

更何況,羅斯帝國西部的領土並沒有完全失去,現在北海聯盟的部隊經過阿特拉要塞大敗之後,短期內在也組織不起那麼大規模的部隊了。所以,等到秋收之後,羅斯帝國騰出手來就能收複失去的土地。

而這個時候,身處雪原森林的安東自然不知道羅斯帝國已經發生了這麼大得變動。他現在正在為自己新的發現而興奮不已。

原來,安東自從那天晚上打了那支雪狼之後,他現在每天晚上都不睡覺,打完獵物吃完肉以後,他就會一個人找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盤膝往那裏一坐,就這麼一直坐到天亮。第二天,不但不覺得困乏,反而比那些不用巡夜,睡了整整一個晚上的人還要精神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