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做好手機保養。首先,可以使用手機皮套。使用皮套等於是為手機多加一件外衣,一是能夠減少手機外殼的磨損,二是摔掉或遇水時能夠減輕手機所受的傷害。當然這並不表示手機加了皮套後就會水火不侵,在使用和擺放時仍須謹慎小心,避免手機受損。其次應小心手機的使用環境。移動電話上都有細縫或小孔,水汽很容易滲入,並導致電路板受侵蝕,所以不要在雨中或浴室內使用手機。同時切忌將手機放在冷氣的出風口,因為凝結在手機內的水汽會無形地腐蝕機板。水汽對電路板的侵蝕,會隨時間加長而愈發嚴重,剛開始可能覺得沒什麼影響,但等到故障出現時,恐怕就已經來不及了。第三,要注意攜帶方法。每個人攜帶手機的方法都不太一樣,可是有的方法容易使手機損壞幾率增大。例如有人習慣把手機放在褲子旁邊(後麵)的口袋,若不小心在坐下時壓到,或者走動時手機被擠壓而掉落到地上,都會造成手機的損傷。另外像輕薄小巧的手機,有些人習慣放在胸前口袋,殊不知在彎腰時一不小心,手機就會跌落在地麵上。第四,要讓手機遠離磁鐵環境。手機喇叭本身具有磁性,因此勿讓手機經常接觸多鐵粉的東西,以免手機喇叭出聲孔吸入過多的鐵粉,並附在喇叭薄膜上,造成手機聽筒聲音變小,甚至聽不到。
手機的“急救”常識。手機每天隨身備用,使用的頻率很高,難免在使用過程中遇上進水、摔落、丟失等意外的情況。如果你懂得一些基本的手機急救常識,則可以在送往維修之前先作搶救,最大可能地減輕損失和保住手機。手機進水的情況很常見,例如被雨淋濕、灑上茶水、失落水中等。假如事情真的不幸發生,請立即關掉電源,將電池取出,以避免水滴腐蝕機板應該盡快送去維修。如果不能很快送去維修,可以用風筒吹幹手機內部的水分,減緩水分腐蝕機板的程度。不過用風筒吹幹時,切記要將溫度調至最低,以免熱力過猛使機身膠料變形。
科學的使用手機,會讓我們的手機的使用時間更加長久,而且能節約大量的電能和費用。
75手機的使用與節電妙招
手機是大家天天都要使用的通訊工具,每天都要用它接打電話,收發短信,這使用頻率一高,消耗的電量也就自然不少,有什麼節電的小妙招呢?
養成隨時鎖鍵盤的習慣。手機在不使用的狀態下處於待機狀態,這時候耗電量非常小,隻有當按鍵被觸時才會讓屏幕立刻發光,這時候的耗電量自然就會很大,鎖閉鍵盤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耗電,也可以避免錯撥電話。
盡量使用靜止圖片,降低屏幕亮度。動態的屏幕背景固然很漂亮,但是這種運動畫麵是非常耗電的,而使用簡單的靜止背景就可以省電,還有就是手機屏幕的亮度也是決定手機耗電量的重要因素,手機屏幕發光需要消耗大量電能,其實一般使用手機不必追求非常高的亮度,將亮度調整到一個合適的程度就行了,降低手機屏幕的亮度也是一個不錯的節電方法。
盡量讓電池耗完再充電。有的人喜歡每天充電,發現手機電池隻剩一半的電量就會急於充電,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專家說,手機電池充電次數大概在500次,電池使用久了,就會出現待機時間變短,充電困難的現象,這就是電池壽命縮短的信號。我們做一個比較,如果一部手機電池待機時間是3天的話,從電池充好到完全使用光電量,需要3天,然後再充電,這算一次充電,而電池充電次數一般在500次左右,那麼這塊電池應該能使用1500天,也就是4年左右的時間,而如果每天充電的話隻要一年半的時間就會到500次的充電壽命,4年和一年半的差距可是非常大的!
手機不應過度充電。手機電池充電時,一般來說,540毫安的鋰電池3小時左右就可以充好了,但是很多人的習慣是晚上睡覺前把手機充上電,早上起床後才斷電。有人認為,手機電池在充電完畢後會自動停止吸收電量,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雖然充電指示燈變綠提醒我們充電完成,但如果不把充電器與電源斷開還是會造成耗電。有人做過實驗發現,如果手機從開始充電到結束的時間為3小時,會消耗0.01度的電量,而充電完成後繼續充電3小時,所消耗的電量也約為0.01度。雖說一部手機節約不了多少電,但是全國那麼多手機用戶,節約起來將是一個不可低估的數字。就按全國有2億部(其實實際數目應該遠遠超過這個數)手機估算,如果每部手機都是2天充電一次,每次在充電完成後又持續充電3小時,這樣算下來,一年全國僅在手機充電上浪費的電能約為2.6億度!所以手機充滿電就應該及時拔下來,這樣不僅省電,還能延長手機電池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