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費用是汽車使用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應該作為消費者選購車輛的重要參考條件。配件價格、售後服務的承諾(保修裏程、時間)和便捷性等都對車輛使用費用有很大影響。車輛的配件價格有很大差別。建議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選擇社會保有量較大,配件供應充足、價格便宜,售後服務良好的車型。
選購混合動力汽車。混合動力車可省油30%以上,每輛普通轎車每年可因此節油約378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832千克。如果混合動力車的銷售量占到全國轎車年銷售量的10%(約38.3萬輛),那麼每年可節油1.45億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1.8萬噸。
82買省錢家用轎車需挑時
買車也和買菜一樣分時候,不同的時間段買同樣款式的車價錢會有相當大的差別,所以,要想買到價格實惠的車,一定要注意買車的時間。
淡季買車
一般來說,春節前和長假前是消費者購車的高峰期,也就是所謂的車市旺季。而春節後和“五·一”“十·一”黃金周之後的一兩個月則是購車的淡季。6、7、8月是汽車行業傳統的銷售淡季,因為這時天氣漸熱,雨水漸多,到汽車市場和4S店挑車買車的人少了,有的車廠也會放高溫假。汽車廠家都會在一年開始之際訂下銷售任務指標,到了6、7月份,一年已經過了一半,各廠家肯定會盤點一下各自的銷售情況。銷售好的,想趁這個傳統淡季再燒一把旺火,完成全年銷售任務更有底氣;銷售得一般的,更加不會放過淡季的促銷,這段時間的銷售對能不能完成全年任務也是至關重要的。
對消費者來說,車市最火的時候並非最佳購車時機。相反,淡季正是買車最劃算的時節。市場反饋顯示,除了年底大限來臨前之外,長假過後是一年中車價最低的時候,即買車“性價比”的最高點。一位銷售經理透露:“雖然趕在節日前購車是大家的普遍心理,但買車的最好時機實際上是長假過後。這時銷量基本都釋放出來了,經銷商不希望銷量一下掉下去,所以那時的促銷力度會更大,促銷手段會更多樣。”
為了拉動銷量,車商們在淡季都會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很多車型的讓利幅度已接近廠家的底線;其次,在現有優惠的基礎上,客戶還價的成功率也較高,隻要談得攏,車商一般願意讓步。業內人士還指出,往往在月底出手最合算,這個時候,4S店為了完成月度銷售指標或是清理庫存,都願意作出較大的讓步。
有消費者迷信“金九銀十”,覺得9月、10月買車最劃算,其實不然,這兩個月買車的人比較多,有的4S店雖然會推出一些新的優惠,但幅度往往沒有6、7、8月的幅度大,有的甚至趁機偷偷把價格往上調;有的車型因為需求加大,4S店還會削減優惠幅度,增加銷售利潤。當然,年底仍是買車的固定黃金期,年底優惠幅度最大,經銷商為完成銷售任務,也為了獲得更多返利,平價或者低價賣車是很普遍的。
此外,市場研究人員介紹,在一個月內挑選買車的時機也是有技巧的:首先觀察一下該4S店的庫存量,如果淡季時積壓車比較多,那最好選擇月初買車;另一個購車時機是月末,這時4S店為了完成月度目標會推出更多的優惠。
改款新車上市之前
汽車廠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會不斷推出新車型。由於汽車市場競爭的壓力,各個汽車品牌推出新車型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2006年國內汽車廠家推出的乘用車新車型達到117個(包括年度改款),每三天就有一款新車上市。其中全新車型多達30多款,這種頻率在發達國家也不多見。
但是仔細辨別,你會發現所謂的“新款車”與老款相比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改進,一些廠家為了擴大銷售、爭奪市場份額,隻對現有產品的造型進行簡單的改動,對現有的配置重新排列組合,換個名字就搖身變成一款新車推向市場,廠家卻借此來提高價格。不過,在新車上市之前,老款車型都有巨額的讓利,所以在某個牌子的新款車推出之前,購買該款的車比較省錢。
83怎樣降低養車開支
很多人都說,汽車買得起養不起,除了車輪子一轉就要花費的汽油錢,單單是為一輛車繳納的各種費用都讓人心疼了,在我們總是抱怨養車費用節節高升的同時,其實沒有注意自己的一些習慣也會無意中增加養車的費用。
增加安全意識也能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