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一天中的很多時光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我們在學校學習知識,同時學習怎樣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我們在家庭中節約資源,不但是為了自己的小家,更是為了社會,為了國家;我們要把節約的行動延伸到校園,節約資源,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齊行動起來,建設節約型的美好校園!

91校園裏的節約小細節

在學校裏生活久了,對很多事情都熟視無睹,其實從節約的角度來看,很多細節值得我們注意,值得我們去做。

做值日的時候,先灑點水,把地掃一遍,再擦桌子,然後拖地。洗拖把的時候不要把拖把往水池子裏一放,讓水嘩嘩直流地涮拖把,最好用一個桶來裝水,一桶一桶地涮拖把,把幹淨拖把的水擰幹,這樣容易把地拖幹淨還可以省水;不要趁著做值日的時候玩水,打水仗。最後離開教室要記住關燈、關電扇或者空調。

看到走廊裏的燈開著就要去關掉,看到衛生間的水龍頭沒關好要主動擰緊,如果發現水龍頭漏水要盡快告訴管後勤的老師,及時修理。

可以把班裏同學喝飲料的瓶子、易拉罐,用過的廢作業本、廢舊報紙收集起來,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換來的錢作為班費積攢起來。

倡議使用鉛筆、鋼筆,圓珠筆、簽字筆可更換筆芯再利用,盡量少使用或不使用中性筆。中性筆因為書寫流暢、使用便捷受到很多學生的青睞,但因其價格低廉,很多人用完一次就將筆杆與廢筆芯一起扔掉,這就造成了大量的汙染和浪費。

92愛惜自己的課本

課本是我們學習的重要工具,使用率比較高,也容易磨損。開學不久,有同學的課本就已經卷邊開線了;到了學期中間,有的人的課本已經破爛不堪甚至丟了,不僅給自己的學習造成麻煩不說,還是一種浪費。

新課本發下來最好包個書皮(不要買現成的塑料書皮,用舊掛曆紙或者其他廢舊硬紙),在平時使用的過程中要愛惜,不要亂塗亂畫,期末的時候再一本本整理好,等到複習的時候再拿出來用;等不用的時候,可以作為循環使用的課本,送給貧困地區的學生使用。(其實在美國,所有的課本都是循環使用的。)即使自己留著,若幹年以後,當我們都成年的時候,拿出保護完好的課本看看,那也是一種溫馨的回憶。有的同學新課本用了不到半學期,丟的丟,爛的爛,隻好再買一本,這樣的浪費對於我們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不利的,要下決心改掉。

重複使用教科書,是大勢所趨。減少一本新教科書的使用,可以減少耗紙約0.2千克,節能0.26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66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1/3的教科書得到循環使用,那麼可減少耗紙約20萬噸,節能26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6萬噸。

當書本弄上油跡時,在油跡上放1張吸水紙,用熨鬥輕輕地熨燙幾遍,油垢即可被吸入紙內,使書頁平整幹淨。

如果書本被墨水汙染,可在染了墨水的書頁下墊1張吸水紙,用20%的雙氧水溶液浸濕汙斑,然後在書頁上再放1張吸水紙,上邊壓以重物,這樣,墨水被過氧化氫溶解吸收,幹後墨水跡也就自然消失了。

如果書本上有潮濕痕跡,可用明礬溶液塗洗。如果是鐵鏽斑跡,可用草酸或檸檬酸液擦去,然後用清水將書頁洗一下,用吸墨紙壓好,曬幹即可。

93養成節約用紙的好習慣

我們在學校學習,接觸最多的就是紙了,作業本、演草紙等等,很多同學寫作業時隨意撕紙;空行、隔頁,寫錯一個字就撕,寫兩張就扔,校園裏紙張浪費現象相當嚴重。我們要節約用紙,並且大力提倡重複利用廢舊紙。據統計,回收1000千克廢紙,可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節約木材4平方米,相當於保護17棵大樹。一個大城市如能將一年丟棄的近萬噸的廢紙全部回收利用,就相當於保護了數十萬棵大樹。這不僅節約了造紙的財力,還間接保護了森林資源,保護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

寫作業要認真,減少錯誤就可以減少紙的浪費;作業本最好用完再換新的;新學期舊本子還沒有用完,也可以把沒用過的頁訂起來做草稿紙,考試卷的背麵也可以用來做草稿紙。

繪畫可以先用普通紙打草稿,因為圖畫紙的生產比普通紙對環境的汙染更厲害。

減少不必要的用紙,如:擦玻璃盡量不用紙,可以用濕抹布和幹抹布交替擦;盡量不要用餐巾紙等一次性製品;充分利用“廢舊”紙張、舊掛曆來包書皮。

同時,廢紙回收,用做造紙原料,也是節約紙。回收廢紙,不僅可以保護森林,還能節約水和燃料,減少造紙產生的汙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