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喬兒安排好大家的任務後,周春生和周夏至已經磨好了一木桶的豆漿,周大勝正在過濾呢,馬上就能進行煮漿了。
周富貴沒有讓人安排,默不作聲在一邊左看右看,見哪裏需要幫忙便伸把手幫幫忙,一家人幹得是熱火朝天。
不一會兒,楊氏開始煮漿,在周喬兒的示範下,她已經能把握好火候了,還有在煮漿的時候,周喬兒又叮嚀了一遍,“娘,要這樣不停的攪拌,不然豆漿會糊鍋,那也是萬萬不能的。”
楊氏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做過一件事,頭上已經冒出了汗珠。
“娘,您做的很好,就是這樣的。”周喬兒見楊氏已經能獨當一麵了,會心地笑了。
得到了女兒的認可,楊氏幹得更加賣力了。
豆漿出鍋了,下麵就是點鹵了,這個步驟周喬兒得自己來,以後慢慢再交給家裏的人。
其實這個步驟才是重中之重,要是點多了豆腐就老了,點少了肯定是不成形了。有句話不是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嗎?就是說的這一步。
點鹵要極其有耐心,還要把握好尺度。
周喬兒拿出自己熬製的鹽鹵,用心地認真的點漿。
不一會兒,豆漿就變成了豆腐腦了。
周喬兒用碗成了幾碗出來,“都餓了吧,大家歇一會兒,過來嚐嚐豆腐腦。”
其他幾人都停下了手裏的工作,走了過來,看到鍋裏的豆漿已經變成了豆腐腦,都很驚訝,“這就是豆腐嗎?”
“這是豆腐腦,因為沒有調料,所以口味有點淡,但是吃起來很有營養,做早飯最好不過了。”周喬兒說著就端起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吃了起來。
周夏至毫不猶豫的也吃了起來,“嗯,真香!”
這個時候大家都端著豆腐腦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廚房裏一反剛剛的忙碌,隻有“哧溜哧溜”喝豆腐腦的聲音。
周富貴舍不得小孫子,盛了一碗端到堂屋去給小秋分了。
周喬兒把豆腐腦出鍋,放在王老漢做的木箱子裏。
周大勝見木箱子上鋪了一層紗布,不由得問:“這紗布不會漏嗎?”
“就是,不會把豆腐腦都漏掉吧。”周春生也一臉疑惑。
周喬兒微微一笑,“這是做豆腐的最後一道工序了,必須用紗布兜住,擠壓、給豆腐成型。”
她說完讓周夏至把門口的兩塊大石頭搬來,“二哥,你能把門口的石塊搬來嗎?”
“這有什麼難的,等著。”周夏至道外麵把方方正正的石塊給搬來了。
豆腐腦盛了四筐,周喬兒又把每筐的紗布折疊起來,然後把四個木框堆疊起來,讓給周夏把兩塊大石頭放在了最上麵。
不一會兒,從木框裏就被擠壓出了豆汁水。
楊氏看著豆汁兒水越來越多,正準備去倒掉,被周喬兒阻止了,“娘,這可是好東西,千萬別倒,以後我們就用豆汁兒水點豆腐,做出來的豆腐會更加順滑,口感更好。”
周大勝立刻問道,“那剛才我濾出的豆渣咋辦?”
“豆渣做餅非常好吃,等著我中午回來做。估計昨天的麵也已經發的差不多了。”周喬兒總是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做法。
大家都恍然大悟,原來每一樣東西都是有用的。
大約在天快要亮的時候,周家人才得意休息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