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
我跟老謝是從小光著屁股一起長大的,兩人都已經快奔三的人了,我也在部隊待過,不過就是兩年的義務兵就退伍了;可是老謝卻一待就是十年,直到前年退伍,去一家國營企業做了個保安隊長,可是工資卻底的可憐,如果不是他爸媽都是在單位有工作,老謝要是全靠自己,恐怕早就得喝西北風了。
我退伍八年的時間裏,打過工,做過生意,不過到頭來,卻是一事無成;後來老謝退伍後,咱們就經常在一起合計,說是要一起做大生意,怎麼著也要做回富豪;可是老謝都退伍三年了,咱們每次喝酒商量做生意的事也不下三百次了,但一說到做生意的本金,兩人都是清官上陣,兩袖清風。
直到前不久,我靈光一閃,想到了一主意。
年輕那會,就喜歡看三叔寫的《盜墓筆記》,《鬼吹燈》也看了全套;當時也就覺得好玩,所以依著小說裏的東西,自己買了本看風水的書合著老祖父留下來的那本《易經》一起研究;雖然最後隻不過是走過程全當玩樂,可到最後也學了一些陰陽風水五行八卦之類的玩意,當然,都隻是皮毛,不像老祖父那樣,還會掐指算命,勘測方位定風水格局。
所以在我跟老謝在最落魄的時候,我便跟老謝提出了去盜墓一說;老謝對於這種事,向來都是呲之以鼻,可是在我三寸不爛之舌的誘導下,又拿著我曾經學的那些個風水格局的道道跟他麵前顯擺顯擺,老謝看了竟然也覺得有戲;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咱現在可不就是這樣嘛;要錢錢沒有,娶妻生子又不甘心,畢竟還沒當上富豪了,誰樂意讓家裏給束縛住;再加上咱現在根本就稱不上是英雄,自然也就不會在意那些個盜墓有違良心一說了。
沒錢沒吃的你就得餓死,人都餓死了,你就連狗熊都不如了,還說什麼英雄。
所以我跟老謝達成共識後,接下來就是操辦家夥;要準備啥玩意,《盜墓筆記》上都有寫,所以我依著書中的描述列了一份清單,跟老謝分頭去準備,三天後,所有的家夥是就準備妥當了,還別說,估摸著是因為三叔寫的書太實在了,搞的各方各麵對盜墓用的家夥都管的挺嚴,害的我跟老謝兩人光是去找洛陽鏟,就跑了不下六家店鋪;其實洛陽鏟在考古店裏就有,不過人家不輕易賣,非要你提供考古證明,估計這也是為了防止盜墓者;咱最後是好說歹說,還多付了人家三百大洋,才將洛陽鏟給拿下。
準備好家夥後,我跟老謝還心驚膽顫的尋思,這要是讓家裏的老爺子知道了咱私取家用基金買這些個玩意,咱們這雙腿恐怕也就保不住了。
如今是破釜沉舟,死馬當做活馬醫,咱一起偷了家裏兩萬大洋,將一切準備工作做足,接下來就是尋找有價值的墓了。
盜墓這行當,在行家稱之為倒鬥,不過咱不是行家,自然也不會去理會那些規矩,老謝是偵察兵出生,具備了常人所沒有的洞察能力,對於看地圖一事,自然也不在話下。而我從小到大最感興趣的就是曆史,還別說,這個時候曆史好還真是挺管用。
我先是去市裏的圖書館翻閱從古至今的帝王將相數據,又深究那些個王公貴族是如何死的,死在哪裏,死了以後有可能埋在哪裏;當然,對於那些公家出土的古墓,已經列為排除單位,咱要找的,是一些極有可能存在卻還未被發現的墓穴。
一般人家的墓,咱沒那心思打主意,本來就是盤算著幹一票弄點本金,好安安心心做生意,所以要整就整一大的。在最後,我終於查找到了一個可能存在但還未被發現的墓穴,就是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的墓。
依照正史來看,太平公主是在唐玄宗登基之時,被論為叛亂之人賜死,所以她並未能列入李家皇室墓穴之中;至於太平公主被賜死後,屍體到底是如何處理的,正史並未提及;不過有一段野史裏,卻簡單的描述了一下。"唐歸正宮,賜太平死,屍歸武夷,公主禮葬。"
這話裏說的意思,是說唐玄宗從武則天手中奪回帝位後,將武則天女兒也就是太平公主賜死,死後,將其屍身埋葬在武夷,也就是如今福建省的武夷山;並且以公主身份厚葬。由此看來,如果這段描述屬實,極有可能武夷山就藏著一座王公貴族的墓穴,要知道,依照公主身份的葬禮,又是在盛世唐朝,其規模雖然比不上唐朝帝王那般開山填石建造地宮的氣勢龐偉,但至少要比將軍墓氣派吧;再加上太平公主的墓地又是單此一人,修建工程必定會更加精細,裏麵的隨葬物品自然也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