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七十章 八股經典,千古文章(1 / 2)

八股文比試。

老儒鄭一,老儒毛始,以及少女儒者的孔杏兒三人負手而觀。

那邊,端木文洋洋灑灑,字句姿美。

而這邊,古超仍然沉吟。

時間,在不停的過著。

古超終於動筆了。

孔杏兒站在古超的身後,看到古超寫出了第一句,她不由的啊了一聲。而隨著古超越寫越後,她越來越震驚的模樣。在老儒鄭一和老儒毛始兩人極是好奇,古超到底是寫了什麼樣的文章,會讓孔杏兒這樣吃驚,他們自然知道孔杏兒於八股文一道也頗有造詣,他們邁步要向著古超的方向走過去,結果孔杏兒的纖手一揚止住他們的來勢:“你們兩位等一等。”

“為何?”鄭一問道。

“古超在寫的這一篇文章,最好連在一起看,如此方才更有韻味。”孔杏兒說道。

“這樣麼,那我們就等等。”鄭一和毛始兩人強壓著性子,站在這方。當然,他們也認為古超那一篇極難勝得了端木文這一篇文。端木文本人也有著相當的自信,他這一篇文章便有如此之好,當世之一流。

香頭,突明突滅。

時間,漸漸的過去著。

到了第二柱香走到一半的時候,端木文便扔了筆,而到第三柱香走到一半的時候,古超也扔了筆。兩人都已經寫完了各自的八股文,接下來就是哪一篇八股文更好。鄭一和毛始兩人津津有味的看著端木文這一篇八股文。

鄭一長歎:“這一篇八股文,若是放到了科舉去,不取得狀元,要取一個進士,那是一點不難,端木小友大才。”

毛始點頭:“若是滿分為十分,那麼這一篇文章可得八分。”毛始此人給別人分值一向給得低,在他手中能有六分便是相當了不起的了,他給端木始八分,這是對端木始這一篇八股文相當的推崇。

鄭一點頭:“我給八點五分,他給的分更高。”

端木文微微一笑,很斯文的樣子。

他認為他現在已經贏了,做為一個贏者,要從容,要大度,要盡量在星月公主的眼前留下好印象。

鄭一和毛始兩人接下來看向古超這一篇八股文,但是馬上他們齊齊的怔住了。

這!字相當的漂亮,有風骨,有著一種大所了。但是比字更漂亮的則是其中的內容。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

夫誌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誌而不仁者慨也,故言此以示之。

若曰: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係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見危授命,而殺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決,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於誌士仁人乎·夫所謂誌士者,以身負綱常之重,而誌慮之高潔,每思有植天下之大閑;所謂仁人者,以身會天德之全,而心體之光明,必欲有以貞天下之大節。是二人者,固皆事變之所不能驚,而利害之所不能奪,其死與生有不足累者也。

是以其禍患之方殷,固有可以避難而求全者矣,然臨難自免,則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為,而彼有所不屑也。變故之偶值,固有可以僥幸而圖存者矣,然存非順事,則吾生以全而吾仁以喪,是悖德之事,而彼有所不為也。

彼之所為者,惟以理欲無並立之機,而致命遂誌以安天下之貞者,雖至死而靡憾。

心跡無兩全之勢,而捐軀赴難以善天下之道者,雖滅身而無悔。

當國家傾覆之徐,則致身以馴過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趨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辭焉。蓋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將效死以為之,而存亡由之不計矣。

值顛沛流離之餘,則舍身以貽沒寧之體者,其仁也!而彼即當之而不懾,視之而如歸焉。蓋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將委身以從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

是其以吾心為重,而以吾身為輕。其慷慨激烈以為成仁之計者,固誌士之勇為而亦仁人之優為也。視諸逡巡畏縮而苟全於一時者,誠何如哉?

以存心為生,而以存身為累,其從容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誌士之所決也。視諸回護隱伏而覬覦於不死者,又何如哉?

是知觀誌士之所為,而天下無誌者可以愧矣,觀仁人之所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