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尾鴨棲息於河流、湖泊、沼澤、海灣等環境中,常在水麵取食,有時探入淺水,其遊泳動作輕快敏捷,飛翔快速而有力,在陸地上行走能力也很好。通常為成群活動。性情膽怯而機警。以草籽、嫩芽和種子為食,也吃水生無脊椎動物。春季雄鴨喜圍繞雌鴨遊水,並不斷地發出“嘎嘎”的鳴叫聲。
飼養環境(容器)及飼養工具
需要人工池塘和馬舍。
食物種類
以植物為主食,有時亦捕食昆蟲、蠕蟲、軟體動物或魚卵。
飼養方法
飼養管理粗放,簡單。可半天然管理。針尾鴨繁殖期為每年4~7月,在河岸、湖邊草叢中或有稀疏植物覆蓋的低地上築巢。每窩產卵6~11枚,孵化期為21~23天。
雞形目·雉科
白頸長尾雉
身體特征
白頸長尾雉的體形大小接近環頸雉,體長45~85厘米,重約0.5~1千克。有16~20根扁平的尾羽,中間的一對尾羽又寬又長,可達1.2~1.5米,幾乎是身長的1倍。
白頸長尾雉全身色彩很多,顏色極為鮮豔。雄鳥體羽以褐色為基調,冠羽為橄欖褐色,頭部為暗褐色;脖子是雪白的,自頭頂到頸側逐漸由淺灰褐色過渡到灰白色;眼睛周圍裸露著鮮紅色的皮膚;頦、喉及前頸為黑色,嘴是黃褐色;肩部、胸部、上背、兩翅呈栗褐色,隱約可見暗褐色的魚鱗斑;翅上複羽為暗褐色,而複羽的中部為藍綠色並帶有金屬光澤;飛羽為棕色或淺栗色,並摻雜有細紋;下背和腰是黑色的,有白色橫斑和羽緣,而且表麵還閃著藍光;腹部為白色,兩肋間有栗褐色鱗狀斑;尾羽為橄欖灰色,並有多條栗色寬橫紋;下體呈白色,腳為蟬灰色,腳上長有矩。
雌鳥體色相較於雄鳥則要暗一些,體羽大都為棕褐色。頭頂及枕部為暗啞的栗褐色,雙頰及頸側則為帶有褐色的汙白色,眼睛周圍裸露的鮮紅色皮膚遠比雄鳥的要小;喙為黃褐色,喉及前頸為黑色;上體為褐色,並摻有黑色斑紋;雌鳥除肩部有一道汙白色斑塊外還有兩道白色翅斑;自下頜至胸部均為褐色,並帶有黑斑;背部有白色矢狀斑。腹部白色,兩肋具粗大的褐色鱗狀斑;尾羽的長度遠遜於白頸長尾雉的雄鳥,尾羽色暗,隱約可見稍淺色的橫斑。虹膜褐色,腳為藍灰色。
長尾雉共有5種,我國有4種,以白頸長尾雉最為珍貴。“雙白”在湖北境內僅在九宮山發現,九宮山也因此被譽為“仙鳥之鄉”。白頸長尾雉數量極其稀少,是我國特產的珍禽,同時也是一種名貴的觀賞鳥。被“國際自然保護組織”列為一級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的第一類禁止貿易動物,我國列為一級保護珍稀動物,與大熊貓、東北虎同一待遇,是我國最為珍貴的鳥類。
生活習性
白頸長尾雉為林棲鳥類,棲息於海拔300~1000米的崎嶇山地及山穀間的叢林中,多見於茂密的竹叢及灌木林中。多成對或小群活動(除繁殖季節外),很少與其他雉類混雜生活。常活動於中山地帶,以闊葉混交林為主要棲息地並隨季節而轉移:冬季、早春多在海拔300~500米的山地灌叢覓食棲息;春、夏則遷移到500~1000米的闊葉林、混交林、針葉林覓食棲息,並在此交配繁殖;秋季則遷到1000~1500米以上食物更豐富的高山櫟林帶。白頸長尾雉善走善飛,性機警,聽覺敏銳。能在茂密的灌木間迅速逃逸,且性羞澀不喜鳴叫,因此甚難見到。
飼養環境(容器)及飼養工具
宜用2米見方的大籠,如在庭院可以用矮籬圈養。但要架網防飛逃,並在籬內搭建避雨處。
食物種類
屬雜食性鳥類,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莢果、種子、漿果、嫩葉等都是它的主要食物。
飼養方法
雛鳥兩年成熟。白頸長尾雉在3~4月間繁殖,這時候雄鳥會高舉雙翅,發出“咯嗑咯嗑”的急叫聲,去接近雌鳥。然後將靠近雌鳥一側的翅膀下垂,另一側的翅膀仍然高舉,並圍繞著雌鳥不停旋轉,直到雌鳥接受它的求愛為止。一般在4月初進入發情交尾期,每隻雄鳥可與2~3隻雌鳥配偶,他們會將巢築在比較隱蔽的林間、林緣的岩石下、樹木底部或灌叢地麵等等這些地方。每巢可產卵3~12枚,卵多為乳白色、玫瑰白色或黃色,無斑點。由雌鳥孵卵,孵化期一般為21~24天。
白鷳
身體特征
白鷳是分布最廣泛的一種鷳,廣布於我國南部和東南亞很多地區。白鷳有多達14個亞種,其中我國有8、9個。
白鷳白鷳屬於大型雞類,雄鳥全長100~119厘米,雌鳥58~67厘米。因其外觀美麗、體態嫻雅,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觀賞鳥,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鷳雌雄異色,雄鳥頭頂及下體為藍黑色,並帶有金屬光澤,臉部裸露的皮膚呈紅色;頸部、背部、翅膀均為白色,而且布滿了黑色V型紋;尾長,中央尾羽為純白色,兩側帶黑紋;跗蹠部為紅色。雌鳥全身棕褐色,身上多暗色細紋,枕部有黑色的羽冠,上體、翅膀、尾部為橄欖棕色,下體為灰棕褐色。
多數亞種外側尾羽潔白而有黑紋;頭冠和下體呈灰藍黑色;嘴為淺綠色或黃色,虹膜褐色;臉頰裸露的皮膚和腳都為鮮紅色。不同亞種雌雄鳥的羽色也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