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色豔麗,生活於樹木和灌叢散布的開闊森林,常在水邊半幹旱田野活動,在飛行和停棲時捕捉昆蟲為生。
巢
枝椏分叉上的淺杯狀巢。
地理分布
繁殖於美國到阿根廷地區、加拉帕戈斯群島,南部種群在亞馬孫,北部種群在中美洲過冬。
藍灰背霸鶲(Slaty-backed Chat-tyrant)
棲息在山地森林的溪流邊,體型粗壯,羽色暗淡,短喙,一生都在小區域中活動,具高度定居性,成對在林下植被中獵食昆蟲等無脊椎動物。
巢
開放的杯狀巢,位在水邊岩石表而突出的部分。
地理分布
從委內瑞拉跨越安第斯山到玻利維亞的亞熱帶森林。
長尾霸鶲(Long-tailed Tyrant)
有兩條長而醒目的尾羽,生活在低地雨林或隔開的林地邊緣,大多棲息在枯樹、禿枝或斷枝等有刺位置上。成對活動,每對鳥都有特定棲位,在棲枝上注視飛行的昆蟲,快速飛出捕食後再回到原來的棲位,無刺的蜜蜂是最常獵捕的食物。
巢
枯樹幹的洞內由植物構成鬆散的巢。
地理分布
從洪都拉斯到哥倫比亞、巴西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及圭亞那。
裝臉水霸鶲(Masked Water Tyrant)
體色斑駁,在地麵附近、水邊岩石或植被活動,以各種昆蟲為食。
巢
離水而不遠的枝梢上側邊開口的蛋形結構,內襯草、植物及羽毛。
地理分布
一個種群分布在厄瓜多爾西部和秘魯,另一個分布在巴西東部。
峭壁霸鶲(Cliff Flycatcher)
體形細長,常發出嘈雜、連續的鳴聲。停棲在岩石、林中伐木道邊的電話線等顯著位置上,飛起捕捉昆蟲後會回到原停棲處。在峭壁、裸岩、村莊和農場的建築物上築巢。
巢
峭壁或牆麵突出處的杯狀巢。
地理分布
委內瑞拉到阿根廷的安第斯山區,及圭亞那、巴西、烏拉圭。
牛霸鶲(Cattle Tyrant)
體形細長,生活在開闊地區,能奔跑相當遠的距離。停棲在石頭、低矮植物及牛等放牧動物的背上,捕食地麵、動物身上和窄小的昆蟲。
巢
低矮植被中由植物纖維構成的大型球狀巢,或利用其他草原生活鳥類的舊巢。
地理分布
委內瑞拉到哥倫比亞、巴西東北部到巴西南部、玻利維亞東部到阿根廷北部的低窪地帶。
大食蠅霸鶲(Great Kiskadee)
體形大而嘈雜的樹棲鳥,常在水邊或人類居住環境周圍的稀樹開闊區活動。捕食時從棲枝上飛下,以有力的喙捕食地上的昆蟲、蠕蟲和鼠、蛙、蜥蜴等小型脊椎動物,也可潛水捕魚,或在空中飛捕昆蟲。
巢
樹上由植物築成圓頂狀巢,結構大而鬆散,入口在側麵,有時為開放式杯狀巢。
地理分布
由美國南部得克薩斯州延伸到阿根廷中部,已引入百慕大地區。
叉尾霸鶲(Fork-tailed Flycatcher)
停棲在樹木和灌叢稀疏的草原、裸地等低而升闊的區域,從停棲處飛到空中食取昆蟲和樹上鮮果。冬滅集成大群在樹上覓食和夜宿,尾部的外側羽毛加長,看起來十分細長。
巢
樹上或灌叢中開敞的淺杯狀巢,內襯精細材料。
地理分布
從墨西哥東部延伸到阿根廷和福克蘭群島低窪地帶,從南北兩端遷徙過冬。
東美洲王霸鶲(Eastern Kingbird)
常以直立姿勢棲息在近水源的林木砍伐地、農場和草地灌叢,從棲息的灌木或電線上迅猛地在空中捕食昆蟲,是知名的捕蟲霸鶲。
巢
樹枝或電線杆上由小枝構成的盤狀巢。
地理分布
繁殖於美國和加拿大南部,在南美洲哥倫比亞到阿根廷北部過冬。
附注
攻擊在棲息地中的任何鳥類,連老鷹也不例外,是最早被稱作“霸鶲”的鳥類。
斑紋比卡雀(Barred Becard)
生活在山區的亞熱帶森林,覓食各層植被的昆蟲和鮮果,成對生活,常與其他鳥類組成混合群。
巢
在樹枝分叉上編成圓形巢,入口靠近巢的底部。
地理分布
哥斯達黎加到委內瑞拉、玻利維亞西部。
黑尾蒂泰雀(Black-tailed Tityra)
羽色黑白相間,棲息在暴露的樹枝末端,強壯的喙適於食取鮮果和大型昆蟲,成對在林緣或砍伐地旁活動。
巢
樹葉堆上的杯狀巢,在啄木鳥啄成的樹洞或其他洞穴之中。
地理分布
從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到阿根廷北部的低地雨林。
鶇侏儒鳥(Thrush-like Schiffornis)
生活在雨林,行蹤隱秘,常躲在林地下層覓食昆蟲和鮮果,鳴聲如哨音。
巢
樹枝分叉處或斷裂枝幹上,由植物構成大而開敞的杯狀巢。
地理分布
中、南美洲西北部和巴西東部。
附注
雖屬侏儒鳥科,但可能與霸鶲科親緣關係更近。
條紋侏儒鳥(Striped Manakin)
體形纖小,在雨林中下層和次生林生活,取食小鮮果和昆蟲,是所有侏儒鳥中外形最平凡的一種,繁殖雄鳥在“求偶場”炫耀表演。
巢
尚無記錄,應為藏在灌叢裏的小型杯狀巢。
地理分布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東部、秘魯東北部低地,巴西的西部和東部也有分布。
金領侏儒鳥(Golden-collared Mana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