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榆中歲月(2 / 3)

榆中縣古地區名。“以河為境,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因地處榆塞之中,故名榆中。

榆中位置地勢。位於祖國陸域地理幾何中心甘肅省中部。略似長方形,南北長92公裏,東西寬54公裏。總麵積3301.64平方公裏。黃土高原向西北傾斜,南北兩山之間為中部川區地帶。海拔最高3670米,最低1432米。

1987年的榆中行政區劃和人口。鄉鎮28個,261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12個民族。

榆中經濟和文化生活。糧食總產量10萬公斤,總產值8,371萬元。工業總產值4,642萬元,財政收入1,50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6元,職工1299元。國營廠9個,個體工商業戶1363戶。中學12所,小學436所,共有學生28,529人。電話723部,電視機20,00台。

榆中文物古跡兩處。馬家屲新石器文化遺址和興隆山臥橋。

榆中特產。綠煙葉加工成的水煙絲。

3月10日,請假去山丹軍馬場搬家。山丹軍馬場可以說它是我的第二故鄉。到達第二故鄉已是血色的黃昏,天邊那縷殘陽依舊,疾風在草原上毫不遮攔地吹著。祁連雪山依然在沉默裏觀望著那腳下的牧工們、農工們和機關幹部們一年四季忙碌的身影。暮色漸晚,殘陽落盡,四周一片寂靜,隻有疾風吹起的塵沙發出些許聲音。對這眼前的一切我總是有那麼一種親切感,畢竟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近16個春夏秋冬。

離開妻子和女兒的這一段時間裏,她們有可能過著度日如年的生活吧!她們母女對我的到來喜上眉梢,像是寒冬臘月盼來了火紅的“太陽”那樣地溫暖了她們的心。

我問妻子關於辦戶口的事,她帶著愁苦的臉色訴說:“就在你走後的第二天常明就來到我們家,又向我要去了現金200元,還要去了一件有九成新的軍用皮大衣,此後再沒見過他一麵。”當我聽到這一情況像是掉進冰窟窿心到了冰點。此時此刻的我又氣又急好象臉上的肌肉都在抽動著。罵道“常明你居然甩我死耗子,明明是在愚弄我。”那天晚上焦急不安的我就好像瘋了似的一般難受,按捺不住的心情有些等不到天亮。高遠而遼闊的天空還綴著星星的時候我就起了床,立即去場汽車隊憑我的老關係要了一輛解放牌汽車直奔常明家。正好被我把常明給堵在他家裏。一遇麵,我的臉上馬上布滿了厚厚的烏雲,當麵就沒給他好臉色看,可常明他卻笑容可掬的出來熱情的迎接我們,讓我進到屋子裏坐下來慢慢說。

剛一跨進他家門我們還沒坐穩當,他就滿臉堆笑非常熱情地給我們沏茶倒水又遞煙,真是熱情的讓人難以招架。他搶先開口對我說:“王指導員呀!我的的確確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又沒辦成,真的我也有我的難處呀!實在是對不起!今天我向你保證,一定想方設法盡快辦成,再也不用你跑來跑去。辦好之後,我就直接送到榆中縣你的家裏來行嗎?”這個時候我一路那心頭之火冒三丈的火焰氣勢,被他這熱情的招待和幾句熱忱的話全給撲滅。俗話說得好“三句好話暖人心”,說實話我也體諒到他一定也有他的難處,再說,他可是我目前惟一的希望所在。於是我也就順勢軟下來冷靜下來了。最後無可奈何,灰心喪氣地帶著一付失敗與沮喪的臉,調轉車頭打道回府。這次真所謂“薛仁貴的行頭,白跑(袍)”了一趟。回來的路上手合十字在胸前向上帝祈禱,“但願他老人家盡早為我把戶口辦成,不然全家人的日子不好過,難熬每一天啊?”

3月12日我開始在家裏收拾整理東西,為了包裝家具就去找我曾經工作過的馬四隊,開口向原部下劉永興隊長要兩塊木床板,他非常熱忱接待了我,並立即派人將兩塊木床板馬上直接送到了我家中。

由於還不太夠用,所以又去了我工作過的中學,找部下劉章副校長也要了一塊床板,他同樣的也非常熱忱的派人把一塊床板立即送到我家中。

接著去場供銷科找王明和科長,讓他給我批了幾十公斤包裝用的木板條,然後我拿著批條到場工程隊拿來了比較好的幾十公斤木材板子。之後去到供銷科領了節約下來的1000市斤《甘肅省糧票》。再去場加工隊打來了節約下來的100市斤菜籽油。又接著將沙發、洗衣機和煤房子都變賣了不多幾個現款,剩下的一些碎小東西全送給了我外甥女王青芬。

在我臨行前,少不了我的親朋好友們前來相送知己餞行。3月13日那天戰友們聚會相送,在那興高采烈又夾雜著沉重心情的氣氛中,酒沒少喝,話沒少說。大家回顧,從進軍馬場是豆蔻年華,到現在的不惑之年,從單身一人到現在的拖家帶口一大家子。流逝的時光已在額頭深深刻下道道滄桑,在心底衝出層層溝壑。期間施永國老戰友他酒喝到興奮處,流著激動地淚水拉著我的手對我說:“老戰友啊!你們當了領導的,有本事的都離開軍馬場走了!現在就留下我們這些沒本事的就在這裏受苦受難受氣吧!馬背上吃豬蹄,不知道我們這把骨頭將來扔在哪裏?場的裏人在背後罵我們這一批榆中退伍軍人說:‘青石板上的青苔紮不下根,自進馬場那天你們就沒有安下紮根在馬場幹一輩子事業的心。現在走掉的全都是被馬場培養提拔起的幹部,真沒良心’。”老施他說的場裏人在背後罵我們的這些話,基本是符合實際的,其實我也聽到過。的確活動聯係調回榆中工作或調出馬場中的99%的人,都是到馬場之後被提起來當了領導幹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