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八 千古馬場滿眼春(2 / 2)

這裏的天氣變化莫測,剛才還是晴朗的天空,悠然之間就會濃雲密布,鵝毛大雪滿天飛舞鋪天蓋地,頃刻間變成銀色世界。即刻又風止雲散陽光普照,真的像是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可謂“十裏不同天,三裏一個樣。”

在山丹軍馬二場工作了16年,已完全適應了那簡陋的工作條件,適應了那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單調的精神空間。今天軍馬場那段歲月雖然在漸漸離我而去,但是要完全忘記她那是不可能的。每每想起那段歲月的情景,總是讓我心情難以平靜,可以說那段時光裏艱苦、幸福、快樂、開心並存。

軍馬場的那一切讓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爬冰臥雪鬥嚴寒,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牧馬人”精神;忘不了六月雪,八月霜,四季不離棉衣裳,火烤胸前曖,風吹後心寒的生活環境;忘不了收入雖微薄,可一家四口人生活的非常幸福甜蜜的日子;更忘不了那塊土地上的陽光、空氣和雨露滋養了我的心靈。

經幾代牧馬人的辛勤耕耘,這裏曾經像古人詠歎的“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好景色,現在不蒼茫也不荒涼。而現在是一掃曆史沉寂舊貌,到處呈現出麥浪滾滾,馬牛羊成群,農牧結合生機勃勃景象。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遼闊的草原上不僅馬牛羊成群遍野,而且圍繞草原崛起了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出現了一片片小庭院式的磚瓦房,六層高的樓房也已拔地而起。更令人驚歎不已的是,新一代的牧馬人在這片昔日顆粒不收的荒野草原上,引來祁連雪水,建起了八萬畝水灌良田,農業作物有油菜、小麥、大麥和燕麥。整個建成了一個農、工、牧、商全麵發展的新型綜合性的軍企牧區,目前是全軍最大的糧油、肉食生產基地。

我之所以對這塊土地情有獨鍾,那是因為我從24歲進到山丹軍馬場一直到40歲離開。這16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智慧和汗水全奉獻給了這塊多情的而美麗土地。對此我不但不後悔,而且感到我得到了要比“金子”還貴重的東西,那就是我在軍馬場裏的成長和進步。那一段人生經曆,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最輝煌、最燦爛的時期。

軍馬場的生活,在我記憶的土地上深深的埋下了發芽的“種子”,這“種子”隨著陽光的前移,生活的風雨和雷電,喚醒了它,使它發芽成長,開出了一朵朵五彩繽紛的鮮豔花朵。因此每當我讀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些詩句時,總免不了對古老而美麗的大馬營草原上的山丹軍馬場那種生活的懷念。也同時喚起了我對那塊土地上的山水草木、戰友們,親朋好友們,同事們的思念......

(2015年4月5日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