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兩雙皮鞋
剛跨入21世紀之後,我做了件我感到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讀者想著還以為我做了件什麼樣了不起驚天動地的大事,其實是很小的事兒,我自己認為這可以說也許就不值得一提,也不足掛齒。
因為這事兒僅僅是兩雙皮鞋,而且作為晚輩的我“踩爛葫蘆賠倆瓢應該”做的事兒,的確沒有什麼了不起而在這裏來炫耀。
之所以我要特別地提起這件事兒,那是因為我做了這件事兒之後,我的心裏有一種按捺不住一吐為快,別樣的欣慰和感慨。
兩位老人都近80歲了,她們都是從舊社會,也就是說1949年解放以前過來的農村家庭婦女,她們是經過三個統治階級的人,即: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確是經受過很多很多苦難的女人,同時她們也都是賢妻良母非常非常傳統的女人。
尤其因為她們降生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裏,是那個世代給了她們一雙小小的“金蓮”,正就是由於這一雙小小的金蓮,不知給她們的前半生帶來過多少極大的痛苦。
她們幸運的活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趕上了這樣好的一個世代,的確是她們的福氣。現如今她們各自各方麵的條件都很好,日子過得都很幸福,可以說什麼都不缺少。
我就想著給她們每人買一雙合腳又合心的皮鞋,讓她們二老享受一下現代生活,也來趕趕時髦。
說實話給她們二老那一雙小小的“金蓮”買一雙合適的皮鞋難,就是說買一雙合適的布鞋也都是很難辦到的事兒,她們的鞋都是自己做的,更何況要買一雙合適的皮鞋呢?那的確是有點兒“湖南到河南更是難上難了”。可是就這一點兒事我不僅想到了,我今天也做到了。
我是在2001年1月4日,給我的三伯母基俊英和我的嶽母朱秀英,每人在我居住的縣城裏特意訂做了用最好牛皮做的特製皮鞋。
我專門回老家山區給她們送去,當她們二老穿上我專門給她們訂做的這雙合腳的皮鞋時,她們那張布滿蒼老皺紋的臉上,立刻寫滿了興奮、激動、幸福,就像小孩子一樣天真爛漫的喜悅表情。
真的當時的兩位老人的那種興奮和幸福的表情,我也是很難很難在這裏用文字真實的把她們刻畫出來。當時的她們兩人除了臉上表情外,在嘴裏一直在一個勁地念叨著:“太好了,太好了,活到這麼大歲數還是第一次穿皮鞋呀!而且大小肥瘦也都很合適,穿上舒服得很,非常的好看。我這輩子還沒想到過能穿上皮鞋哩,而且又是這樣合腳的皮鞋,老了老了,太有福氣了。”
聽到老人對我讚不絕口的表揚,我再看到老人的那張笑容滿麵的表情,甭提此時此刻我的心裏也是多麼地高興了。
當然了,這對我們經常穿慣了皮鞋的中青人來說,是難以體會得到她們兩位老人的那種激動心情的。
此時此刻我在揣摩兩位老人的心理活動,其實她們現在高興的不僅僅是穿上了一雙合腳合心的皮鞋,也許有可能在她們的心裏麵更高興的,是有人還在關心著惦記著她們,還沒有把她們被“丟”在遺忘的角落裏,這才是她們最最高興的。其實真的隻有想法沒有心是做不到的。
這件事,對我來說也許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大象身上的跳蚤微不足道”,但在老人她們的心目中來說卻不是件小事,其想法肯定就不一樣了。
在我辦這件事情的前前後後的過程中,對我的思想啟發特別地大,也是我最初沒有想到我也會有這樣大的收獲。兩個老人家當時的那種表情對我印象非常非常的深刻,真的說實話這是讓我起初一點兒沒想到。深深感受到老人她們非常非常希望得到子女對她們的精神關愛;也深感她們並不求要多麼貴重的東西,而隻是希望經常有人掛念她們,這就讓她們心滿意足了。
關愛老人的今天,其實就是關心我們自己的明天,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行為它對我們的晚輩也許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感染的作用。看似小事,要說從其親情、恩情、感情的深層次意義來講並非小事兒一件。
(重新修改稿201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