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浪蕩子弟
寒山先生憤然辭職,決定不做帳房先生了,正中甄三下懷。甄三猶如拔除了眼中釘肉中刺般高興,心想:“你個老殺才你就清高吧,回家讀你的之乎者也去吧。閑得悶了就早點見你的孔老夫子去吧!”
天香有點心虛,害怕甄家富知道了責怪,畢竟寒山先生是甄老太爺生前用的人,而且在甄家灣及河門鎮上德高望重,名聲又好,弄不好偷雞不成蝕把米,對自己不利。於是對甄三說:“老家夥也不是省油的燈,我看還是不要弄僵為好,老爺怪罪下來我也不好交代。”
甄三不以為然,說:“老爺哪有心思管這等閑事,甄家的事還不是太太您說了算。您若是服軟了,日後那老家夥還不得爬到您頭上去了。”
天香沉吟片刻,說:“話是這麼說,但總是還要看在老太爺和老爺的麵上。你剛才的話說得是有點重了,那老家夥自視清高,哪裏受得了這般的冤枉,不若你去向他道個歉吧,二家還是化解了為好。”
甄三無奈,不敢過份頂撞天香,違拗天香的意思,便去向寒山先生道歉。
甄三遞上帳本,對寒山先生說:“寒山先生對不起了,你德高望重,千萬別跟我們小輩一般見識,太太讓我告訴你還是去做你的帳房先生吧。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事 ,你做了這麼許多年的帳房先生,就算拿了一塊布給夫人做一件旗袍,也不是什麼大事,別人也不能說你什麼的。”
寒山先生見了甄三,先還臉色平和,待聽了此番話語,臉色一刹那沉了下來,厲聲喝問:“你說什麼!”
甄三說:“不就一塊綢嗎,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值當生那麼大的氣。”
寒山先生一把將帳本摔到甄三臉上,手指門外,咆哮一聲:“滾出去!”
甄三回去向天香稟報,說:“老家夥死活不肯答應,將我罵出了門,還說甄家哪有不敗之理,太太您為人處事的能力不及白鳳英的一根手指頭。”
天香氣得嘴唇發抖,罵道:“不識抬舉!”
甄三怕夜長夢多,要緊派了一個自己的心腹去綢布店做帳房先生,將綢布店管起來。從此以後,那綢布店猶如甄三自己開的一般,他想什麼時候支錢就什麼時候支錢,他想支多少錢就可以支多少錢,至於那錢用到什麼地方去了,有多少用到了甄家身上,除了鬼知道,隻有甄三自己知道了。
甄三原本不是甄農灣人,也不是河門鎮人,他的老家在三十裏開外的徐家莊,世代務農,家中有二個哥哥,他排行老三,父母給他取了個大名叫徐三娃。因為徐三娃最小,上有二個哥哥幹活,父母寵愛他,自小給他讀了幾年書,識了一些字,。不比終日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二個哥哥,知道外麵的世界很大很大,終年在田裏討生活真正是太辛苦了,也枉活了一世人。
徐三娃無心田裏勞作,終日在外麵遊蕩,有幾個錢時喝酒賭錢,無錢時偷雞摸狗。一天父母下田去了,徐三娃在家裏東翻西找,終於在父親的枕頭底下找到了二個大洋,心裏非常高興。他知道二個大洋是父母需要許多時日才能積攢下來,夠家裏開銷一段時間,但他無心考慮這些,家裏有沒有開銷與他無關,揣了錢出門而去。
徐三娃聽說河門鎮熱鬧,想去碰碰運氣,直至走進河門鎮,才真切地感覺到河門鎮真的與其它集鎮不一樣,比其它集鎮熱鬧了許多。那街道二邊店鋪林立,行人如織,什麼樣的店都有,什麼樣的人也都有,他甚至看到了一個藍眼睛高鼻子的洋人,驚得張大了嘴連話都說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