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黨錮之禍(1 / 3)

大漢帝國幅員遼闊,沃土千裏,高祖劉邦擊敗楚霸王項羽而得天下,定都長安開元改製。

武帝年間國力日盛,北驅匈奴,西平樓蘭,南戰百越,大漢甲兵所向披靡。

及至王莽篡權,大漢帝國風雨飄搖,幸得漢室後裔劉秀等人力挽狂瀾,誅王莽,遷帝都於洛陽,使大漢帝國得以延續至今。

當今大漢帝國的天子名叫劉宏,劉宏並不是先帝的子嗣,而是先帝的侄子,先帝名劉誌,一生信佛修道,於永康元年煉成神丹一枚,大呼吾得長生矣!服之甍於嘉德殿,時年三十六歲,諡曰孝桓皇帝。

桓帝一生無子,帝國又不能一日無君,大將軍竇武與太尉陳蕃商議過後,由大將軍竇武親自持節前往河間將年僅十二歲的劉宏接到帝都洛陽登基稱帝,改元年為建寧!

劉宏登基後,以張讓為首的一眾宦官每日都殷勤服侍。

一日,年僅十二歲的劉宏正坐在西園看著池塘中一尾尾的錦鯉發呆,張讓小心翼翼的走過來對劉宏說道:“陛下,日日看魚不無聊麼?”

劉宏略顯稚嫩的歎息道:“相對於看奏章,還是看魚好些。”

張讓回頭看了看四周笑道:“陛下隨老奴來,老奴帶你看些不一樣的魚。”

劉宏此時被提起了興趣,它跟著張讓左拐右拐,兩人在這偌大的皇宮走了一陣後,劉宏一邊走一邊說道:“原來皇宮這樣大啊,以前母後都不讓我隨便走的。”

“陛下有些話老奴不知道應不應該說。”張讓停下腳步滿臉猶豫,劉宏不明就裏問道:“你有什麼話就說吧,朕不怪罪於你。”

張讓思索片刻半蹲著將頭湊近劉宏的耳邊說道:“陛下,竇太後並非陛下生母,先帝登基時,前大將軍梁冀飛揚跋扈,對先帝百般淩辱,依靠的是什麼?還不是有個妹妹在當太後,如今陛下所處與先帝當年何其相似,陛下一定要小心竇太後和大將軍,陛下,老奴剛才說的這些話你知,老奴知,千萬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了,否則陛下與老奴都將萬劫不複。”

劉宏茫然點點頭,張讓起身說道:“陛下我們還是去看魚吧。”

劉宏嗯了一聲跟在張讓身後,兩人走到一處庭院張讓回身神秘一笑說道:“陛下相信這些魚會讓您滿意,請!”

張讓說完後,劉宏推開麵前朱紅色的大門,大門在劉宏幼小的麵前緩緩打開,一時間劉宏竟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他的臉慢慢變的通紅,庭院裏鶯歌燕舞,紅綢羅帳,一個個肌膚如雪,好似仙女下凡。

劉宏癡呆呆的往前走,張讓陰險的笑聲在身後響起:“陛下,人生苦短,需當及時行樂,試問九天仙境又怎能比的上這溫柔鄉呢!”

紅霧飄飄,巫山雲雨,劉宏走進這棟庭院後,再也不想走出來。

“陛下此間魚如何?”張讓輕聲細語道。

低吟聲此起彼伏,如泣如訴,夜未至,衣衫盡。

承德殿竇太後坐在皇位之後,一幹大臣站在大殿上,大將軍竇武望著空無一人的寶座眼光不斷變化,一名小太監低頭快步走到寶座前尖著嗓子喊道:“陛下有召,諸卿聽旨!”

大殿之上眾人皆跪倒於地,山呼道:“臣等接旨!”

小宦太監滿意的看著跪倒成一片的一眾大臣們,第一次對自己的這份職業有了一份自豪,他刻意提高了本就尖細的嗓音高聲念道:

“召曰:朕近日龍體不適,暫休早朝,諸卿若有大事可寫奏章呈上,另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等十人忠心可嘉特封為常侍,允其參與朝政,欽此!”

“什麼?!”大將軍竇武氣憤的從地上起身,他快步跨到小太監身邊,他伸手將聖旨從小太監手中奪下,嚇的小太監臉色蒼白,竇武沒有理會這名小太監,他臉色陰晴不定的看著道張聖旨,良久,竇武竟然將聖旨撕碎擲於地上吼道:“此十人豬狗一般,竟然妄想參與朝政!我必殺之!”

說完這句話,竇武大步離開宮殿,太尉陳蕃急忙跟了上去。

陳蕃追上竇武後開口說道:“大將軍,您此舉何其莽撞!這是打陛下的臉啊!陛下如何看,天下人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