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春日大典(1 / 3)

益州鶴鳴山,此刻的鶴鳴山人聲鼎沸,明天是正一道一年一度的春日大典,各地香客教徒齊聚鶴鳴山,整個鶴鳴山山上山下都是人,山下的客棧早已經爆滿,沒辦法許多人隻能買了帳篷露宿在鶴鳴山周圍。

鶴鳴山天柱峰南麓迎仙坪,張衡駐足停留於此,每次他來這裏都會想起自己的父親,當初父親張道陵就是在這裏飛升。

或許在別人的眼裏,父親是一個得道高人,千年難遇的天才。不過在他的眼裏,父親始終是那個慈祥和藹的親人,如今時光流逝,父親以證仙位,而自己還在這混沌的人世摸爬滾打,從青年到老年,斑駁的兩鬢,蒼老的容顏,看來自己這一輩子是難得正果,難證仙位了。

看著不遠處的高聳的迎仙台,張衡低聲說道:“父親!”

張衡語氣中充滿了懷念,或許人老了都會懷舊吧。

父親的兩個弟子自己的兩個師兄王長,趙升在後山閉關,任何人都不能打擾,自己已經有好多年沒有他們的消息了。

“不知道今年你們兩個會出來麼?”張衡似是在自言自語。

“龍氣衰微,妖孽從生,國將不國,我輩當如何?”張衡心事重重的說出這句話,然後又自言自語道:“如果父親在,又會如何?”

夕陽漸遠,張衡伸手似乎要將這逝去的夕陽抓在指尖,指縫間,連綴著時光如梭,將年輪逆撥,昔日少年如今卻是兩鬢斑駁。

看著周遭忙忙碌碌的小道士們,張衡感慨良多,轉身回去的路上,一向挺拔的身影,如今卻顯得有些佝僂。

第二日,天剛蒙蒙亮,許多信徒就開始趕著往山上走。有花甲之年的老者在子孫的攙扶下步履維艱,有達官顯貴年輕後生錦衣怒放折扇輕搖,有衣不蔽體的乞丐,還有掙紮在這世道中的普通民眾。

從天柱峰上正好能遙遙的看見山道上連綿不絕的人,春日大典,天師賜福,風調雨順,家和安寧。這些人之中當然也有不信道的,不過是趁著這一年一度的春日大典找樂子。

“鶴鳴山上天柱峰,天柱峰前迎仙坪,迎仙坪上迎仙台,迎仙台中坐神仙!”

這首民謠不知從何時起就開始流傳,如今山路之上不知是誰哼唱起了這首民謠,歌聲悠遠。

迎仙坪此時鋪紅掛彩,一片喜慶,這春日大典的流程先是祭拜天地,再祭鬼神,一求祈求風調雨順,二求國泰民安。

祭拜完畢之後,由天師府天師講演道法神通,正一道會給往來信徒發放桃製腰牌,也就是所謂的天師賜福。

“咚~咚~咚!”天柱峰上有人敲響了晨鍾,迎仙坪站滿了正一道的弟子,這些正一道弟子清一色褐色道袍,頭挽道髻,背負符劍。而迎仙台上坐著正一道的二十四位祭酒,天師府的長老以及其它江湖宿宿友人。

迎仙台正中的一張大椅上坐著正一道天師府的天師張衡,張衡此時身穿一副淡白色道袍,上繡太極兩儀圖,顎下雪白的胡須無風自動,遠遠看去一副仙風道骨。

張衡身邊坐著一名身穿官服的帝國官員,正是益州牧郤儉,這個郤儉為人昏庸無能,憑他這個益州牧也是花錢買來的,到任後橫征暴斂、大肆收稅、煩擾百姓。不過今日他來鶴鳴山卻是代表大漢帝國皇室觀禮。

正一道自張道陵起帝國就一直想招攬張道陵入朝為官,不過被張道陵婉拒了,張道陵飛升,帝國對正一道就更加的感興趣了,尤其是傳說中的長生不老之術。

此刻的迎仙坪上早已是人滿為患,三聲鼓罷,春日大典正式開始。張衡整理道袍,手拿浮塵,身後二十四位祭酒緊緊相隨。步履之間,自由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