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洛陽城嘉德殿,文武百官跪在地上,劉宏坐在皇椅上,他盯著幾案上厚厚的竹簡文書,眼中仿佛能噴出火來。
“廢物,通通都是廢物!”劉宏渾身顫抖歇斯底裏的咆哮著,他沒想到太平道所率領的黃巾軍竟然發展到了這種程度,州郡失守,官吏逃散,賊寇兵鋒直指洛陽。
這些亂民,寡人何曾負了他們,劉宏越想越氣,一把將幾案上的竹簡掃落在地,滿朝文武大臣誰都不敢出聲。
這一通折騰之後,身體本就不好的劉宏坐會了皇椅上大口的喘息道:“還有什麼事,都給寡人說出來!”
“陛下,青州牧焦和被黃巾軍殺了!”何進跪在地上頭都沒敢抬起來。
“什麼?”劉宏還未坐穩的身體,再次站了起來,手指顫抖的指著何進,劇烈地咳嗽著說道:“你再說一遍。”
何進沒敢繼續說下去,劉宏身體癱坐回去,劇烈地咳嗽,讓他整張臉都有些扭曲,焦和死了?也就意味著青州失守了,這是大漢帝國百年以來莫大的恥辱,劉宏站起身,走來走去,最後一腳將麵前的幾案踢翻,憤怒過後,劉宏開始冷靜下來。
劉宏再次做回了皇椅上,看著大殿之上禁若寒蟬的一眾大臣,劉宏陰沉的說道:“都起來吧。”
劉宏對何進繼續說道:“當務之急是如何平定這些亂民,你們可有什麼對策?”
何進起身說道:“當今賊軍勢大,張角自稱天公將軍,聯合各州太平道眾做亂,殺官奪城勢不可擋,臣建議立刻讓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領鷹揚,鐵壁,龍襄,虎賁,三儀五營和三河騎士鎮壓潁川波才的黃巾軍,另外啟用文經書院盧植為北中郎將與護烏中郎將宗員統屯騎,射聲,長水,步兵,越騎五營將士進攻冀州張角所部!”
劉宏點點頭望向殿上,看到皇甫嵩和朱儁二人,劉宏嘴角笑了笑,自己怎麼忘了大漢還有這三個人呢,帝國三傑皇甫嵩,朱儁,盧植,這三人是帝國如今最會領兵的人才,有此三人在,何愁亂軍不滅。
劉宏笑著對皇甫嵩和朱儁二人說道:“兩位愛卿,可願領兵出征?”
皇甫嵩和朱儁此刻站在一起,聽了劉宏的話,二人急忙出列,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臣等願往!”
“如此甚好。”劉宏滿意的點點頭。
這時何進又說道:“陛下還有一事,賊兵之多遠遠多於朝廷的兵馬,臣建議令各地州郡自行招募義軍,斬賊立功!”
何進此言一出,滿朝嘩然,一人越眾而出說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眾人望去,隻見一名年輕的官員從大殿最末位出列,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大漢帝國朝堂之上,諸臣按品級排列,而站在大殿隊伍最後麵,不過是一個小官罷了,不過劉宏卻知道他的名字。守宮令荀彧荀文若!
守宮令是掌管天子筆墨紙硯封泥的一個官,屬少府管轄。
荀彧出自潁川荀氏,這荀氏老祖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荀子,荀子戰國之時荀子長期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長老,在儒家自成一派,主修王道,更是於泰山之顛豪言:從天而頌之,不如製天命而用之。
荀子的兩名弟子也都是一時人傑為後世稱道,這二人一名韓非,一名李斯。
而這荀彧也不簡單,從小才華橫溢,昔日有相士南陽何顒見到年幼的荀彧大驚道:“此子日後必是王佐之才!”
何顒的一句話,使還未成年的荀彧名聲大噪,可是之後的荀彧收斂鋒芒,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荀彧竟然到了帝都洛陽,而且還做了一名小小的守宮令。
劉宏也聽過這些傳聞,所以特意將荀彧招到了自己的身邊,這些天的接觸,讓劉宏相信這荀彧確實很有才華,荀彧現在欠缺的是資曆和經驗,劉宏不知道荀彧為何要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反對何進,於是沉聲問道:“荀彧,說說,有什麼不妥?”
“荀彧?”大殿之中的大臣們聽到劉宏說出麵前這個年輕人的名字之後,都有些驚訝。眾人紛紛仔細打量起麵前這個年輕人。
荀彧表情沉穩的說道:“若各地大招義兵,賊眾覆滅後,各地州牧太守擁兵自重,國將不國。”
何進重重的冷哼一聲道:“乳臭未幹,也配談國政?若不招募義軍,這場戰爭勢必曠日持久。你難道有更好的辦法?”
荀彧看了看何進沉聲說道:“目前還沒有。”
“哈哈!”滿朝大臣都笑成一團,何進更是大笑,用手指著荀彧說道:“小子啊小子,你以為這是何處?”
劉宏眉頭緊皺,最後歎息道:“荀彧你先退下吧。”
荀彧欲言又止,最後躬身行禮回到班列之中。曹操作為將軍府的騎都尉也有幸參加了這場朝會,他站在隊伍的最後麵,看著荀彧有些消瘦的背影自言自語道:“這個人,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