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西涼董卓(1 / 2)

洛陽城內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朝野震驚北中郎將盧植因為私通張角已經被壓回洛陽關押在詔獄內。

劉宏本來就是生性多疑之人,又有十常侍在耳邊不斷吹風,所以劉宏聽完這件事情後,震驚之後便是暴怒,劉宏讓人嚴查此事,但是北部張角並沒有被剿滅,還是得需要一員大將統領北軍五營繼續剿滅張角。

這天劉宏正在為此事發愁,有人稟告董太後來了,劉宏連忙起身迎接,董太後的家世微不足道,出生在一個小官小宦之家,所以她隻嫁給了亭侯劉萇,永壽二年生子劉宏。

劉萇死後劉宏襲爵為解犢亭侯。劉萇是第三任皇帝劉炟的後裔,然而劉萇十三歲的兒子劉宏,卻出人意料的被竇家看中,迎接到帝都洛陽,繼承大統。

可惜這時候劉萇已經去世,不能享受兒子帶來的無上尊榮,母親董氏則有望成為太後。

不過,雖然親兒子成為了皇帝,但身係“藩妃”的董氏--不過是皇帝屬下一個侯爵藩王的妻子。

所以,董太後既不能前往首都洛陽風光無限,也不能享有皇太後應有的權力;更何況,已有一位現成皇太後竇太後,劉宏登基後,竇妙太後同意追尊已故的父親劉萇為孝仁皇,其墓改稱慎陵,稱生母董氏為慎園貴人。尊稱母親董氏為慎園貴人。

大將軍竇武在與宦官鬥爭中失敗被殺,竇太後也被囚禁憂鬱而死,次年,劉宏就遣中常侍張讓等人迎慎園貴人董氏入宮。

董氏入宮後受尊孝仁皇後,居南宮嘉德殿,稱永樂宮,因而在宮中宦官宮女都稱董氏為永樂太後。

很快一名婦人在一眾宮女的簇擁下出現在劉宏的視野中,劉宏快走兩步,跪倒在地說道:“兒臣給母後請安了。”

董太後急忙將劉宏扶了起來,董太後拉著劉宏的手說道:“宏兒如今貴為天子,不必一見到老身就下跪。”

劉宏咳嗽了下說道:“兒臣雖然貴為天子,但也是母後的兒子不是。”

董太後聽了劉宏的話後一張老臉笑的很是開心,劉宏請董太後坐下後問道:“母後今日找兒臣有什麼事麼?”

董太後笑吟吟的說道:“也沒什麼大事,就是給你介紹一個人。”

劉宏奇怪的問道:“什麼人竟然能讓母後親自前來?”

董太後說道:“這個人啊叫董卓字仲穎。”

董卓?劉宏眉頭緊皺,然後回頭問站在身旁的許翌問道:“許將軍,這董卓是何許人也?”

許翌想不到陛下會問他,他看了看董太後,又看了看劉宏,然後給劉宏講起了董卓這個人:

董卓出生於殷富的地方豪強家庭。與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董卓自小養尊處優,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種放縱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當地人說他,少好俠,嚐遊羌中”,性粗猛有謀。

董卓年輕時就曾經到羌人居住地遊曆,依仗地主豪強的出身和富足的資產,多與羌族部落酋長交往。

這個董卓不僅體魄健壯,力氣過人,還通曉武藝,騎上駿馬,能帶著兩鞋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凶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人們都畏他三分。不僅鄉裏人不敢惹他,周邊羌人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羌族首領豪帥為了保全自己,極力迎合趨附董卓,並且與他結為友好,以求暫時相安無事。地方豪帥們經常帶著大量的牲畜和財物前來拜望,與董卓稱兄道弟。

他十分熟悉那裏的情況,見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尋思如何來利用和控製他們,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羅親信,為自己以後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

於是,在野心趨使下,董卓絲毫不吝惜花費自己的家產,每當羌人豪帥來家作客,他便殺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帥,以取得他們對自己的支持和擁護。

羌人一方麵畏服董卓的凶悍,一方麵感於董卓的豪爽,所以都歸附他,願意聽候他調遣。

一次,一個羌人豪帥見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無幾,便從老遠的地方趕來上千頭牛,贈給董卓。由此可見,董卓當時在羌人中的影響之大。

除了結交羌人,董卓還注意保持自己在當地豪強中的地位和影響,憑著他非凡的才武,拉攏、兼並其他勢力,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力量。

他經常扮演遊俠豪傑的角色,在當地享有健俠的美名。

同時,董卓還收羅大批失意、落魄的無賴之徒,他們為董卓的義氣所感動,後來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隨他。

當時董卓出任州兵馬掾一職,負責帶兵巡守邊塞,維護地方治安。這樣一來,董卓通過控製更多的羌人。

一時之間,董卓成為聞名隴西的風雲人物,不管是在官府,還是在民間,董卓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