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城外,由於叛軍有了馬超的加入,讓原本簡簡單單的戰爭,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馬超之勇,神鬼莫測。董卓手下四大猛將齊上,都奈何不得馬超分毫。
把董卓氣的,隻好死守陳倉城,雙方就這樣僵持了起來。
董卓多次想向鎮守在長安的皇甫嵩求援,但最終他都忍了下來。
帝都洛陽城,劉宏看著一封封戰報,臉色鐵青。
想不到耿鄙竟然死了,而且皇甫嵩拖了這麼久,皇甫嵩竟然沒能擊破西涼的叛亂。
劉宏心中不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劉宏不由有些疑惑,以皇甫嵩的能力怎麼可能隻會死守長安呢,但他很快釋然了,這是皇甫嵩有意而為的。
他在可以營造自己無能的假象,此戰過後,無論輸贏與否,皇甫嵩的名聲必然受損。
看來皇甫嵩這個人不但深知兵法韜略,還深知進退之道。
劉宏不由皺起了眉,這樣一名智計百出的將領,不知對大漢是禍是福。
“陛下,印章已經準備好了!”
劉宏抬頭,見是荀彧捧著印璽在和自己說話。
劉宏從荀彧手中接過印璽,這枚印璽並不是普通的印璽,而是傳國玉璽,這玉璽是前朝大秦帝國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曆朝曆代對這枚傳國玉璽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劉宏在手中把玩著這枚傳國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然而這枚玉璽的其中一角明顯和其他角不一樣,別處都是玉質,唯有此處以金代之。
劉宏笑著對荀彧說道:“文若,你可知此璽因何缺了一角?”
荀彧一愣,不知劉宏為何會為自己這個,但是皇帝既然問了,他於是開口娓娓道來。
原來昔年王莽篡漢之時,王莽欲得此璽,於是命安陽侯劉舜去找太後索要玉璽。劉舜素來得太後喜愛,劉舜見到太後。
太後知到他是來為王求璽,於是怒罵道:“王家父子宗族都為漢家出力,富貴累世,不思報恩,反倒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複顧恩義。人若如此,狗豬不如。你回去告訴王莽他要當這個新皇帝,變更正朔服製,就自己做一枚新璽,何用此亡國不詳璽?!我漢家老寡婦,早晚要死,想和此璽一起安葬!”
後來王莽來,太後以此璽擲於地,導致一角蹦失。王莽以金代之。
劉宏聽荀彧說完,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此刻他對荀彧招了招手說道:“來,文若,坐到朕的身邊來,陪朕聊聊。”
荀彧受寵若驚,劉宏笑著說道:“不要緊張。”
劉宏看荀彧正襟危坐的跪坐在自己的對麵,笑著說道:“文若,世人皆言你有王佐之才,朕之所以將你留下朕的身邊,朕是想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真如世人所說的那般。今日看來,你果真如同外麵傳言一樣。”
荀彧急忙俯身說道:“陛下繆讚,臣本愚鈍之人,隻是平時讀的書多了些。”
劉宏笑著擺擺手說道:“文若休要自謙了,朕有一事問你,朕新建的西園八校,你以為如何?”
荀彧臉上露出猶豫,最後他還是下定決心,一咬牙說道:“陛下,若想廢長立幼,恐怕大漢危矣!”
荀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回答,讓劉宏皺眉,但劉宏皺眉不是因為荀彧答非所問,而是他真的想立劉協為太子。
然而荀彧的一句話,仿佛一盆冷水澆在了他的頭上。
“唉”劉宏歎息一聲問道:“文若,答應朕一件事情,朕百年之後,替我照顧好協兒,照顧好這大漢江山!”
荀彧以額俯地低聲說道:“臣盡力而為。”
劉宏看著跪倒在地上的荀彧,良久他笑著說道:“行了,你先下去吧!”
荀彧對劉宏拜了三拜,走了。
劉宏將麵前的一卷旨翻開,然後拿起玉璽印在這卷聖旨之上,劉宏看著麵前這道聖旨,似乎終於輕鬆了一些。
第二日劉虞和劉焉二人幾乎同時接到了聖旨,聖旨任命劉虞為幽州牧,劉焉為益州牧,即刻上任。
不說大漢朝堂風起雲湧,且說帝國幽州,漢車騎將軍張溫一路披星趕月的來到了幽州右北平郡。
張溫四十歲出頭,皇甫嵩被撤職後,他順勢被補上了車騎將軍的空缺。而今天他之所以來幽州,是因為受了皇帝劉宏的命令,來右北平招募三千幽州突騎,進攻韓遂馬騰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