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外,張修目光望著懸掛在牆頭上那如玉的月亮,他一襲黑衣騎在一匹馬上,月光斑駁映著他蒼白的臉上,看不清他的神色。
而在張修的身邊,是身穿一身寬大華服的楊鬆。
楊鬆這個人肥頭大耳,體胖腰圓,做為四楊中的老大,他也沒什麼愛好,就喜歡些金銀財寶。
而且他並不擅長武力,而是更加擅長於謀略,相比於他的三個兄弟,他的為人更加圓滑,左右逢源,投機取巧是他的強項。
當年他們弟兄四人本來是漢中一帶的馬匪,打家劫舍,日子過得倒也快活,他的三個弟弟都有一身好武藝,在加上他的好頭腦,本來漢中那一片的馬匪都快被他吞並了,但是有一次他有事沒在山寨,好死不死的,他的三個弟弟竟然打劫了一名從斜穀來的漢使,而且更可恨的是這三位竟然二話不說還把這個漢使給殺了!
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大漢帝國直接從長安派了一隊精銳甲士對他們進行剿殺,再加上漢中太守蘇固不斷派兵圍剿,他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那段時間他就如同一個驚弓之鳥一般四處亂跑,可是隨著蘇固的步步緊逼,漢中已經在無他們的容身之地!
沒辦法,楊鬆隻好帶著殘餘勢力往益州跑,因為當時的益州不但山高地險,還有黃巾,張修作亂!可以說當時的益州就一個字亂!沒人會為了追殺他們而趟益州這道渾水。
所以他們兄弟四個僥幸活了下了,劫後餘生的楊鬆,在痛定思痛之後,重整旗鼓又做起了老本行,隻不過這次由馬匪改成了山賊,雖然名字有差異,不過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打家劫舍,他更是約法三章,告訴他的三個弟弟不要和官鬥!
雖然如今的大漢帝國風雨飄搖,實力大退,但是想要捏死他們這種根本就上不了台麵的東西,還不是分分鍾鍾的事情!
就在楊鬆信心博博,準備再次一展身手的時候,益州突然就變天了!
劉焉的到來,使整個混亂不堪的益州迅速平定了下來,黃巾軍和五鬥米道相繼折戟沉沙,益州大勢已定,當劉焉把那些大一些的勢力消滅後,劉焉竟然給盤踞在各個山頭的土匪發了道最後通牒,要麼下山投降,要麼死!
本來楊鬆是不信劉焉有這個能力的,畢竟益州山多地形複雜,而那些山匪更是盤根錯節,曆來的州牧都對這些山匪束手無策,更別說益州剛剛被平定的四戰之地了,劉焉有什麼能力說這種大話?
當時不光他不信,那些山匪大哥更不信,這些山匪頭領,寨主組成了一個聯盟,當時楊鬆也參加了,當時他記得這個聯盟的名字好像是叫做群龍會!
名字雖然好聽,但是成員都是山匪出身,他們這些人一沒文化,二沒教養,反正當時的場麵亂糟糟的,沒說話的時候還有那麼點意思,但一說起話來,那就完了,大堂之上除了罵娘聲就是罵娘聲!
當這個群龍會成立後,幾家較大的山匪主動襲擊了幾座小縣城,他們想看一看劉焉的反應,但是讓他們意外的是,劉焉竟然沒有任何動作,既沒有集結兵力圍剿他們,也沒有派使者來威脅他們,當時他們嘲笑著這劉焉不過是嘴上厲害,其實根本就不值得害怕。
這些大佬們開始肆無忌憚的嘲笑起了劉焉,楊鬆記得當時自己也笑了,但是就在第二天夜裏那幾家出兵攻打縣城的幾名大佬就消失了,跟隨他們消失的還有他們的山寨和他們各自的數千名手下!
當楊鬆知道這件事之後,他就明白了,劉焉絕對不是說說而已,於是他脫離了這個什麼群龍會,第一個投誠到了劉焉那裏,還別說有了他的帶頭陸陸續續的幾家山匪都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