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袁紹登壇之後,焚香祭拜之後,他轉過身看著台下的如雲甲士於是開口說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袁紹說完之後,幾名軍士端著一壇美酒走到袁紹麵前,袁紹抽出短刀將手掌劃過然後將血滴落在酒壇之內,眾人依次歃血,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眾人歃血之後紛紛下壇,來到了袁紹的大營內,袁紹升帳高坐主位之上,剩下的眾人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袁紹命人安排酒席,眾人在行酒數巡後,曹操起身說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接茬說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望諸位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人聞言齊聲說道:“我等謹遵盟主號令!”
袁紹示意眾人不要說話,然後他開口說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為接應。”
袁術一聽袁紹竟然讓他安排糧草之事,他本來正要發作,但是轉念一想後,其實應付糧草這個差事也不錯,一是沒有生命危險,二來糧草之事還有油水可以撈,也正是因為這兩點袁術並沒有當場發作。
略過袁術不表,現在盟軍之中需要一個先鋒,眾人討論一番後,長沙太守孫堅起身說道:“啟稟盟主,堅願為前部先鋒!”
袁紹聞言後大喜,孫堅這個人是出了名的智勇兼備,袁紹開口說道:“文台勇烈,可當此重任!”
眾人分派完畢後,當夜散去,第二日孫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
這個汜水關是關中諸侯通往洛陽的第一道關隘,城池高大易守難攻!
且說這一日汜水關的守關將士,看到關外的孫堅人馬後,立刻差流星馬往洛陽丞相府告急。
而董卓自專大權之後,每日飲宴,做了一個甩手掌櫃的,每日除了吃喝玩樂之外就在沒有其他事項可做了。
這一日李儒接得告急文書,臉色難看的徑來稟告董卓。董卓聽了之後不由大驚失色,他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要反他,他捫心自問不曾虧待過他們,而更讓董卓異外的是,馬騰怎麼從涼州跑到了關中的,他不是明明留下牛輔看著馬騰和韓遂二人了麼!
董卓滿腦子的疑問過後,他急忙召集眾將商議。
這時溫侯呂布挺身而出說道:“義父勿慮,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於都門之上!“
董卓聽了之後大喜,確實呂布的武勇可以說是世間少有,有他在他們根本就不必擔心關內諸侯,董卓高興的說道:“有我兒奉先在,我可以高枕無憂矣!”
董卓言未絕,呂布背後轉出一人,此人高聲說道:“相國大人,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我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眾人聞言紛紛望去,隻見此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有認識的不由都暗暗嘬舌,此人姓華名雄關西人,別看此人現在聲名不顯,但是其人武勇隻在呂布之下,而且他的性格更是暴躁異常,與人切磋之時,常常一言不合變取人性命。
董卓聞言之後,加之這個華雄他也認識,其武勇他自是明白,於是高興的說道:“好,華雄,今日我就加封你為驍騎校尉,另外撥給你們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
隨著董卓的話音一落,被點名的幾人紛紛出列說道:“我等謹遵相命!”
眾人辭別董卓之後以華雄為首點了五千西涼精騎星夜趕到了了汜水關。
且說汜水關外,聯軍大營內,濟北相鮑信一個人坐在自己的大帳內,自從離開洛陽後,他就一直積攢實力,為的就是等待時機討伐董卓,可以說如今的酸棗會盟是他一直期盼的結果,他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那團熊熊熱火,於是當天夜裏,他暗派出一隊三千人馬讓他的弟弟鮑忠統領,徑抄小路,直到汜水關下搦戰。
華雄此刻人在關內,聽到關下的吵鬧聲,這個華雄本來就是個火爆脾氣,那裏受得了這種挑釁,於是他引鐵騎五百飛下關來,大喝道:“賊將休走!可來一戰!”
鮑忠見汜水關關門大開,看著一員敵將來勢洶洶,他也不說話一抖手中長槍拍馬而出,華雄見到對麵一個年輕小將竟然有膽朝自己殺來,他那有些粗獷的臉上漏出一抹殘忍的笑意,他舞動手中斬神刀迎了上去,二人兩馬相交,鮑忠提槍便刺,華雄見狀一閃身躲開了鮑忠刺來的長槍,然後手中斬神刀挾風雷之勢朝鮑忠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