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魔王隕落(1 / 2)

次日清晨,董卓早早起來,呼人喚來李肅,擺列儀杖浩浩蕩蕩入朝而去,路上忽然見一道人攔於路中,青袍白巾,手執長竿,上縛布一丈,兩頭各書一“口”字。

董卓不由問李肅道:“此道人何意?”

李肅此刻看勝利在望,那還有什麼心思打啞謎,於是敷衍道曰:“這是個瘋子罷了。”

李肅喊來將士將這青衣道人驅逐出去。董卓進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謁於道,李肅手執寶劍扶車而行。當車駕到了北掖門,軍兵盡擋在門外,獨有禦車二十餘人同入。

董卓遙見王允等各執寶劍立於殿門,驚問肅道:“王允持劍是何意?”

李肅此刻那裏肯說,他不回應,埋頭徑直推車直入。王允摯劍大呼道:“反賊至此,武士何在?”

王允聲落,兩旁轉出百餘人,持戟挺槊刺之,董卓此刻方才明白自己中計了,他周身魔氣翻湧,抽出鬼頭刀,將就近的幾支鐵戟斬斷,然後飛身下車,董卓才落地,瞬間幾支長槍紮在他身上,董卓身穿寶甲刀槍不入,董卓渾身爆發一股魔力,一下將這些甲士彈開。

董卓此刻臉色猙獰,他看著站在遠處的王允不由大聲說道:“王允匹夫,竟敢坑我!”

王允不為所動,沒有回答董卓的話,董卓看著越圍越多的甲士,於是周身黑氣翻滾,天空之上,烏雲陣陣,電閃雷鳴,一時之間周圍甲士無人敢上,董卓大呼道:“我兒奉先何在?”

董卓一連喊來好多聲,就在這時呂布一身紫色魔氣繚繞,出現在未央宮的房頂之上,董卓見到呂布之後,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喜色,急忙大聲說道:“奉先,速助為父殺賊!”

呂布猛然睜開眼睛,然後周身上下殺意奔騰,手中方天畫戟吞吐著紫色光芒,身體一躍而起,急聲說道:“有詔討賊!董賊受死!”

呂布說完,一尊巨大的魔神幻像出現在呂布身後,呂布眼中拖吐著魔氣,然後瞬間加速朝董卓衝去,董卓看到呂布出現本來先是一喜,然後他臉色大變,眼看著呂布方天畫戟帶著紫色的光芒,朝他的脖子直刺而來,黑紫之光在長安城上空閃耀而起。

一陣光芒之後,呂布持戟站立,而董卓低頭看了一眼胸前的大洞,他眼中閃過一絲不舍,然後肥胖的身體轟然倒地,濺起滿地塵埃,塵埃落定,李肅手持寶劍早割董卓頭在手。

呂布左手持戟,右手懷中取詔,對左右大呼道:“奉詔討賊臣董卓,其餘不問!”

將吏聞言皆高呼萬歲,眾人又將董卓屍首,號令通衢。董卓屍體肥胖,看屍軍士以火置其臍中為燈,膏流滿地,百姓過者,莫不手擲其頭,足踐其屍。

王允又命人逮捕李儒,然而李儒早已經不知所蹤,又命呂布同皇甫嵩、李肅領兵五萬,至郿塢抄籍董卓家產、人口。

卻說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聽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便引了飛熊軍連夜奔涼州去了。

呂布至郿塢,先取了貂蟬。皇甫嵩命將塢中所藏良家子女,盡行釋放。但係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董卓母親亦被殺,董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斬首號令,收籍塢中所蓄,黃金數十萬,白金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不計其數,回報王允。王允乃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正飲宴間,忽有甲士從外而來報道:“董卓暴屍於市,忽有一人伏屍其上大哭。”

王允聞言不由一愣,他沒想到像董卓這種竟然還有人會哭屍,於是怒道:“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獨敢哭董賊!”

王允說完遂喚堂外武士說道:“與我擒來!我到要看看究竟是誰!”

須臾之後,甲士帶一人至。眾官見之,無不驚駭,原來那人不是別人,正是琴劍雙絕侍中蔡邕,王允看著蔡邕臉色蒼白,他和蔡邕早有交情,自然知道他的為人,但是他不明為何蔡邕會哭董卓,於是問蔡邕道:“董卓逆賊,今日伏誅,國之大幸。你為漢臣,不為國慶,反為賊哭,為什麼?”

蔡邕一臉平靜躬身說道:“邕雖不才,亦知大義,怎肯背國而向卓?隻因一時知遇之恩,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諸公見諒,從此唯願麵壁敘成漢史,邕之幸也!”

蔡邕說的不卑不亢,眾官腕惜蔡邕之才,皆隨聲勸慰,太傅馬日磾更是對王允說道:“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這是好事。而且他孝行素著,若殺之,恐失天下之人望。”

王允低頭不語,他想起早年與蔡邕的情誼和蔡邕此人的才華,他眼中一寒,最後冷聲說道:“昔年孝武皇帝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遂致謗書流於後世。如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左右,使我等蒙其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