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衣帶血詔(1 / 3)

當日劉協身穿穿錦袍,自係玉帶,令人宣董承入見,董承見了劉協跪地行禮後,劉協讓其平身然後開口說道:“朕夜來與皇後說起霸河之苦,念國舅大功,故特宣國舅入殿慰勞。”

董承頓首拜謝,這時劉協起身引董承出殿,到太廟,轉上功臣閣內,劉協焚香禮畢,引董承觀曆代畫像,劉協停在一處,中間一副畫象乃漢高祖容像,劉協駐足良久,然後開口對董承問道:“國舅,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董承聽了不由疑惑,這是你家祖宗,你自己不知道怎麼反過來問我,當然這些話董承隻是在心裏說說並沒有表現出來,此刻他見劉協看向自己,於是不由跪地說道:“陛下莫要戲臣。聖祖之事,何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萬世之基業,開大漢之先河。”

劉協聽董承說完後,他沒有回頭,而是抬頭看著畫像中的高祖皇帝,然後自言自語道:“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卻如此懦弱,豈不可歎!”

劉協這句話聲音很低,但董承卻是如遭雷擊,他不看明白劉協究竟要幹什麼,這時劉協又指著劉邦畫像兩側的畫像問道:“此二人莫非就是留侯張良和酂侯蕭何?”

董承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頭說道:“正是這二人,高祖當年開基創業,實賴二人之力。”

劉協聽了暗自點頭,他回顧左右見都離他愛較遠,於是小聲說道:“卿亦當如二人一般立於朕側。”

董承不由謙虛道:“臣無寸功,何能與二侯相比?”

劉協躬身扶董承起身說道:“朕想卿西都救駕之功,未嚐少忘,無可為賜。”說道這裏,劉協回顧左右,見賜無可賜,於是抬手指著所著袍帶說道:“朕就把這袍子賜給你吧,國舅係朕此帶,就如常在朕左右了。”

董承頓首謝恩,劉協解袍帶賜董承,然後耳語道:“卿歸後可細觀之,勿負朕意。”說完劉協拍了拍董承的肩膀,董承聞言心中驚訝,但以知天子意,於是他起身穿袍係帶,辭劉協下閣去了。

卻說董承入宮,早有人報知曹操,曹操即入朝來看,正好董承出閣,才過宮門,二人相遇,董承急無躲避處,隻得立於路側施禮。

曹操看見董承後不由笑問道:“國舅何來?”

董承躬身回道:“適才蒙天子宣召,因念某舊日西都救駕之功,特賜我衣帶。”

曹操見董承身上,錦袍玉帶,不由開口說道:“解帶於我看。”

董承此刻以心知衣帶中必有密詔,他擔心被曹操看破,所以遲延不解。

曹操見董承臉色,他狹長的眸子裏殺氣湧動,對左右說道:“給我解下來!”

左右聞言上前按住董承,將玉帶解下遞給曹操,曹操拿著玉帶看了半晌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然後他開口對董承笑道:“果然是條好玉帶!再脫下錦袍來借看。”

董承心中畏懼,不敢不從,遂脫袍獻上。曹操親自以手提起,對日影中細細詳看,看畢,曹操將錦袍穿在身上,係了玉帶,回顧左右道:“長短如何?”

左右皆稱美,曹操對董承說道:“國舅不如,你將此衣帶轉增於我如何?”

董承此刻心中唐突,然後開口說道:“君恩所賜,不敢轉贈,請容我在製一份奉於丞相。”

董承話音方落,曹操抖然麵色一寒高聲說道:“國舅受此衣帶,如此不舍,莫非其中有什麼秘密麼?”

董承被曹操這一下嚇了一跳,急忙伏倒在地驚道:“小臣焉敢如此?丞相如要,留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