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典等人打並州,高幹死守壺關,三軍久戰不下。曹操自勒兵前往,三將接著,說於拒關難擊。
曹操集眾將共議破高幹之計,郭嘉入帳說道:“明公若破高幹,須用詐降之計。”
曹操然之,立刻喚降將呂曠、呂翔,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呂曠等人引軍數十,直抵關下,叫道:“我等原係袁氏舊將,不得已而降曹。曹操為人詭譎,薄待我等;我今還扶舊主,可疾開關相納。”
高幹不敢信,隻教二將自上關說話,二將卸甲棄馬而入,對高幹說道:“曹軍新到,可乘其軍心未定,今夜劫寨,我等願當先。”
高幹半信半疑,是夜教二呂當先,引萬餘軍前去,將至曹寨,背後喊聲大震,伏兵四起,高幹知是中計,急回壺關城,樂進、李典已奪了關、高幹奪路走脫,往北投單於。
曹操領兵拒住關口,使人追襲高幹,高幹到單於界,正迎北番左賢王,高幹下馬拜伏於地,言曹操吞並疆土,今欲犯匈奴地麵,萬乞救援,同力克複,以保北方。左賢王聽了皺眉道:“我與曹操無仇,豈有侵我土地?你欲使我結怨於曹氏!”
當日左賢王叱退高幹,高幹尋思無路,隻得去投劉表,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殺,將頭解送給曹操,曹操封王琰為列侯。
並州既定,曹操商議西擊烏桓,曹洪等人魯開口說道:“袁熙、袁尚兵敗將亡,勢窮力盡,遠投沙漠,我等今引兵擊隻,恐劉備、劉表乘虛襲許都,我等救應不及,為禍不淺,請丞相回師勿進,方為上策。”
曹操聞言思慮未定,這時郭嘉入帳說道:“諸公所言盡錯,主公雖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邊遠,必不設備,乘其無備,驟然擊之,必可破敵,況且袁紹與烏桓有恩,而袁尚與袁熙兄弟猶存,不可不除。劉表坐談之客,自知才不足以禦劉備,重任之則恐不能製,輕任之則備不為用,我等雖虛國遠征,後方無憂。”
曹操聽郭嘉之言大喜,遂率大小三軍,車數千輛,望前進發,但見前方黃沙漠漠,狂風四起,道路崎嶇,人馬難行。曹操有回軍之心,問於郭嘉,郭嘉堅決的說道:“兵貴神速。今千裏襲人,輜重多而難以趨利,不如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備,但須得識徑路者為引。”
曹操低頭思索,突然郭嘉掩嘴咳嗽不止,曹操見了心中焦急連忙上前,郭嘉拿開手,隻見他臉色蒼白,鮮血順著手縫滴落在地,曹操見了大驚道:“奉孝你這是怎麼了?”
郭嘉擺手說道:“明公勿憂,我沒事,隻是明公須盡力北上,否則必然後患無窮!”
曹操百般不放心,但郭嘉說的也不假,當日他留郭嘉於易州養病,然後求向導引路。
有人薦袁紹舊將田疇,曹操召而問之,田疇建議前道秋夏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楫,最難行動。不如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備,蹋頓可一戰而擒。
曹操從其言,封田疇為靖北將軍,作向導官為前驅,張遼為次;曹操自押軍在後,曹軍倍道輕騎而進。
田疇引張遼前至白狼山,正遇袁熙、袁尚會合蹋頓等數萬騎前來,張遼飛報曹操,曹操自勒馬登高望之,見蹋頓兵無隊伍,參差不整。曹操謂張遼道:“敵兵不整,立刻擊之。”
張遼領命引許褚、於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奮力急攻,蹋頓大亂,張遼更是拍馬斬蹋頓於馬下,餘眾皆降,袁熙、袁尚引數千騎投遼東去了。
曹操收軍入柳城,封田疇為柳亭侯,以守柳城,田疇涕泣道:“我乃負義逃竄之人,蒙厚恩得活,為幸多矣,豈可因賣盧龍之寨以邀賞祿!死不敢受侯爵。”
曹操義之,乃拜疇為議郎,此戰曹操收得駿馬萬匹,單於歸降,時天氣寒且旱,二百裏無水,軍又乏糧,殺馬為食,鑿地三四十丈,方得水,曹操回軍易城,路過盧龍塞,前有一山,曹操問之乃碣石山,當日曹操躍馬登山,到了碣石山頂,曹操放眼望去,隻見前方滄海波瀾,曹操一時豪氣大發,開口得詩一首: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曹操得詩之後,反複推敲,最後讓人將此詩快馬寄給在易城養病的郭嘉,信使快馬加鞭奔赴易城,此時郭嘉正在病榻之上,這些天他的身體欲發的差了,每日吐血不止,這日信使從來曹操書信,郭嘉見詩之後,不由微微一笑,他放下信強撐病體下的床來,叫人取來紙筆,然後提筆給曹操寫了一封回信,寫完這些,郭嘉一口血噴出,左右急忙撫郭嘉回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