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擊殺(1 / 3)

盡管SVD的射程最遠可達一千米,但鄧建國還是信心不足,因為潮濕的空氣可以改變子彈的方向,而過於幹熱的空氣又會造成子彈打高。

他用溫度計測量了一下,現在的溫度為十九度,比中午降低了近一半,應該不會造成子彈打高的現象。就在此刻,他耳際裏響起了風吹枝葉的沙沙聲。

心中一動,他趕緊屏氣凝神,通過耳聽判定出,吹來的是東風,風力3級,風速3.4-5.4米/秒。

他心裏感到有些不妙,遠距離精確射擊目標,溫度偏低已經帶來了麻煩,現在又吹起了風,雖然風力風速不大,但目標處在二點鍾方向,全速風很容易造成子彈打偏,必須得要修正風偏。

他雖然已經通過耳聽較準確地測定了風力,但這隻是他自己所在位置上的風力,這一點風力對於像這種超過三百米的狙擊來說,對射擊精確度的影響並不大,因此,若想測定目標處和子彈飛行區之間的風力和風速,就隻能利用地物的變化來判定。

全速風對射擊的影響十分複雜,即使考慮得再周密,也難免出現意外情況。

想到種種不利因素,鄧建國萌生了轉移陣地的念頭,想利用潛行盡可能地接近目標。

在狙擊領域方麵,他是個行家裏手,當然知道如果能在三百米的距離上狙殺目標的話,全速風對子彈的影響便大打折扣。可是他轉念又一想,在高危地區執行狙殺任務,每潛進一米都會增加一分危險,必須得要以保證開槍後能安全撤離為前提。

鄧建國打消了轉移陣地的念頭,通過槍瞄鏡觀察著山體上的植被,以及觀禮台旁旗杆那麵旗幟的變化。

透過槍瞄鏡,他看到山體上的枝葉和長草從右向左搖動不息,那麵軍旗也迎風展開,獵獵飄揚。

風力是3級,風速為3.4-5.4米/秒,跟他所處位置上的風力相同。

確定好了射擊參數,鄧建國心下微寬,忽地發現胡國倫對觀禮台下,一位肩扛上尉銜的連長擺了擺手。

那連長好像接到了什麼指示,立時打了個立正,朝胡國倫敬完軍禮,隨即轉身跑步前進到隊列跟前,向士兵們宣導過上級指示後,士兵們立即振臂高呼,轟諾聲如雷驟起。

那連長大手一揮,士兵們立刻以兩行縱隊向操場北頭走去。

鄧建國挪開目光,抓起望遠鏡觀察,見那些士兵正走向操場北角的射擊訓練場,心想:看起來胡國倫要檢驗他們的射擊水平。

那連長在指揮位置上指手劃腳一陣後,二十四名士兵越眾而出,利索地排成兩行橫隊。鄧建國的目光又轉回觀禮台上,發現胡國倫從偕行的一名士兵手裏抓過望遠鏡,向靶場觀望。

目光又一轉,鄧建國看見那連長一聲令下,前麵的十二名士兵齊刷刷地從肩上取下AK-47衝鋒槍,右手提槍的前護木,齊步走到射擊地線上,他們各人左腿向前跨出一步,旋即屈膝,伸左手撐地,身子前傾向下伏地,左腿往後一蹬,右手向前送槍,左手接槍。

整套臥姿出槍的戰術動作一氣嗬成,毫不拖泥帶水,又令眼光素來很挑剔的鄧建國有些驚歎,心想:敵軍普通部隊的士兵很有戰鬥素質,並不遜色於咱們中國軍隊,真希望這場漫長的邊疆戰事能夠早日結束,殘酷的殺戮可以戛然而止,因為敵我雙方的士兵都是體健筋強,青春年少的血性男兒,不該在無情的戰火中濺血隕命,應當成為各自家庭的頂梁柱。

噠噠噠的步槍射擊聲,打斷了鄧建國對戰爭意義的思考,心中一動,忖道:五發長點射,一百米半身靶,看來敵軍不注重單發精度射擊訓練。

便在此刻,那十二名士兵利索地起身,進行更見功夫的立姿射擊。

一陣槍響過後,鄧建國聽出這次來的是三發短點射。

報靶員剛剛報完靶,現場立時人聲鼎沸,歡呼雀躍。

眉頭一蹙,眼珠骨碌碌地一轉,鄧建國的大腦驀然閃過一道靈光,尋思:胡國倫正在觀看士兵們的射擊演練,槍聲、歡呼喝彩聲,無形之中給老子提供了最好的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