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台一側,作壁上觀的一幹戰士看得熱血沸騰,紛紛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約莫一刻鍾過後,靶場上的槍聲逐漸零落起來。看樣子,大夥兒在海闊天空地渲泄激情的同時,子彈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不過胳膊和臂膀想必也被後座力暴虐得差不多了。
“要是有一萬發子彈配發給俺的話,俺保證會玩得更帥。”一個河南兵操著一口地地道道河南腔調在那裏念著虧欠。
“這麼大一個國家,子彈還沒有那些白眼狼多,養著這麼多的軍隊還有鳥用,幹嗎不幹脆給他們玩白刃戰算球了,那樣不是更節省子彈。”一個短小精悍的四川兵放下81-1突擊步槍,左手搓揉著右邊肩膀,在那裏吹胡子瞪眼睛,抱怨著子彈不夠用。
現在該輪到二排戰士們上場大秀拳腳了,也不知道大家是出於自信心呢?或者說是好奇心。紛紛吵嚷著要打一百米側身跑步靶,眾口一致聲稱,側身跑步靶更能有助於提高射擊水平,打起來也更刺激,更過癮。
鄧建國心裏再明白不過了,這些虎頭虎腦,直心眼兒的戰士看到剛才一排的林平那無以倫比的射擊表演後,心裏不服輸,要在靶場上明刀明槍的跟這小子一較高下。
這種你追我趕,力爭上遊,不落人後的幹勁和精神風貌真讓鄧建國感到無比的欣辛,當即就欣然地同意了大家的請求。
靶台上聽取歡聲笑語一片,上彈匣,拉動槍機的金屬磨擦聲響不絕於耳。年輕士兵的頭腦很容易發熱,不甘落後的勁頭可圈可點,隻是不懂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短促的兩分鍾準備一晃而過,小喇叭吹響了,報靶員以快不可言的速度布置好二十個側身跑步靶,遵從鄧建國的指示,報靶杆統一指向左下角。
鄧建國要求大家一律釆用三發短點射,那樣既不浪費彈藥也有顯著成效。
隨著他一聲令下,靶場上登時槍聲大作,彈雨紛飛,濃鬱火藥味奪鼻而撲,嗆得人們喉嚨生生發疼。
弟兄們都是氣衝霄漢,躊躇滿誌,卻不想一匣子彈打完後,成績一踏塗糊,甚至出現個別脫靶的現象。臉麵上紛紛顯出不複勁要接著幹的樣兒。
鄧建國不露聲色,也不表示什麼,命令報靶員把報靶杆調到右上角,耐心欣賞大家繼續表演。
弟兄們都不甘示弱,紛紛以立姿據槍射擊,卻不知道在難度非同小可的側身跑步靶之下維持這樣的射擊姿勢是多麼的費力而不討好。不要說打出令人驚豔的環數,能不跑靶就算燒高香,拜大佛了。
可不是嗎?兩匣子彈都打完了,至少半數以上的弟兄還沒有摸到竅門,找回感覺。僅有寥寥可數的四五個戰士成績還算差強人意,起碼從開始五到八次短點射才能追上報靶杆,進步到三到兩次就能追上。盡管射出的環數都在3環以上,8環以下,但總算有了一絲起色。
放下望遠鏡,鄧建國正顏厲色地喊了一聲停,接著以不慍不火的語調命令大家自由調整射擊姿勢和方式,立姿、跪姿、臥姿,單發或點射任由自己選擇,隻是不允許連發射擊,因為那樣不僅浪費彈藥還不出成績,兩頭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