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一個個目瞪口呆,怦然心驚。
鄧建國趨熱打鐵,正顏厲色地道:“所以就大家目前的射擊水平看,隻能在靶場上顯顯威風,而不能在實戰中搶先出手,克敵製勝,爭得更大的生存幾率。從現在起,我要開始對大家進行實用性射擊訓練,每次打靶前,必須先進行體能訓練。戰場上的奇跡和運氣往往會照顧有準備的人,大家一定要苦練再苦練,有沒有信心。”
“有。”轟諾之聲,響遏行雲。
第二天,天還沒到蒙蒙亮的時候,楊誌新還在背窩裏跟遠在千裏久外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品味著居家過日子的甜蜜生活。鄧建國就偷偷摸摸地起床了,迅速洗漱完畢後,衝到集體宿舍裏,連吼帶罵甚至用棍棒逼迫著還在酣夢中跟家鄉小情人幽會的弟兄們起床。那些有賴床惡習的,動作稍微遲緩的弟兄可就遭殃了,他不分青紅皂白,照準屁股就是兩竹棍子下去,打得人家幾乎跳著躥出了宿舍。
經過近一個月在敵國北部山嶽叢林裏的浴血苦戰,他更加堅信戰場上的運氣和奇跡往往會照顧有準備的人,因而他斷然決定對偵察兵進行更為嚴酷的強化訓練。
他把起床晨練的時間提前了整整一個小時。高強度的軍事訓練著實讓弟兄們有些吃不消,但在他的言傳聲教之下,隻得趕鴨子上架硬挺下去了。戰爭的殘酷決了軍事訓練的嚴酷,鄧建國硬是把訓練強度和難度比以往提高了很多。
首先是單兵體能訓練,鄧建國非常重視,因為相較於高頭大馬,體壯如牛的歐美士兵來說,中國軍隊的兵源主要集中在農村,物質生活條件和水平極其落後,士兵普遍身材瘦小,多少顯得有些弱不經風,所以必需要通過更加嚴酷和苛刻的體能訓練才能與同樣訓練有素的歐美士兵分庭抗禮。
因此,負重長跑時,他要求每人把五到十塊紅磚整齊碼放在麻袋中,用背包繩捆紮結實,然後背上進行全速奔跑。要求在23分鍾內跑完5公裏路程。往往是一個星期磨爛一條麻袋,一個月下來紅磚貼近身體的一麵就發白浸油,那全是弟兄們的血汗。
以前遊泳訓練時,戰士們都赤身裸體,一絲不掛,現在鄧建國卻要求他們必須穿著厚實的小四葉雙麵迷彩服和厚重的防穿刺解放膠鞋,背著81-1自動步槍、四枚木柄手榴彈及水壺,一口氣遊完四千米。
晚飯過後就是體能和射擊訓練,他先讓弟兄們在一分鍾內做完一百個伏臥撐或六十斤杠鈴手推六十下,拉力器五十下,臂力棒五十下,做完之後才進行射擊訓練。
射擊是力量、技巧和速度的完美結合,臂力夠了操槍自然就很穩當,弟兄們無論以那種恣勢據槍瞄準,無論在槍管上掛水壺和磚頭,槍就像長在他們身上一樣巋然不動。這都是鄧建國幾近變態和刻意苛求的訓練方式練就而成的。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軍需處配發給偵察連訓練專用的彈藥實在有限,大家隻好勒緊褲腰帶省著用。
從軍區情報部臨時抽調到偵察連的兩位軍事教官除協助他外,專門負責樓房突入、多能攀登、直升機快速繩降、武裝泅渡、排雷和爆破、車輛駕駛等科目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