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尖刀排由誰來帶(三)(2 / 2)

馮文山的雙手抖抖索索,淚水禁不住脫眶而出,撲簌簌地往下滴。他趕忙低下頭去,用袖子擦著瘋湧不止的淚水。他是條百折不撓的硬漢子,但在辛酸苦痛的現實生活壓迫下,忍不住想號啕大哭一場。

現在,鄧建國才開始明白一個道理,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他擦了擦濕潤的眼角,不屑地瞟視一眼劉遠誌,見劉遠誌兀自耷拉著腦袋,像霜打的茄子一樣,連抬起頭來的勇氣都沒了。

鄧建國失望地搖了搖頭,扭過臉來,兩隻手掌啪的一拍,氣衝鬥牛地道:“行了,軍無戲言,不用再推三阻四,就麼定了,由我來帶尖刀排打頭陣,張排長聽我的就行了,現在說說別的事。”

接下來,大家開始設想部隊向敵軍防禦陣地後側迂回穿插的途中所遇的種種艱難險阻,大家一致認為,敵軍的警覺性極強,防守得相當森嚴,白天非常容易暴露目標,隻能晚上利用夜幕掩護,秘密滲透,隻不過由於沿途路少坡陡,加之時間有限,無形當中給穿插迂回增大了難度,戰士們的體能是否支撐得住?是否能在預定的時間內滲透到位?種種可以提早預見的困難讓大家疾首蹙眉,還是很多無法想象的危險更是令人焦頭爛額。

有一個問題讓鄧建國異常擔憂,就是戰士們經過長途強行軍之後,體能必定消耗巨大,剛一到達預定位置,立即展開攻擊,是否能支撐得住?雖說我們軍隊素來弘揚大無謂的犧牲精神,甚至深入到不少戰士的骨子裏去了,可問題是付出慘重的代價後,預期的作戰目標是否能達到?會場的氣氛雖然相當緊張,但沒有了之前的愁雲慘霧,大家各抒己見,群策群力,探討解決困難之道。

鄧建國乍猛地向馮文山問道:“老馮,我要的一百二十把軍用大砍刀什麼時候能到?”

馮文山道:“最遲明天黃昏出發前能到,不過,隻有五十把,人手一把做不到。”

鄧建國頷首道:“夠了,總比沒有好。”

馮文山知道鄧建國希望能為全連每名戰士配發一把軍用大砍刀的用意,

一是穿越叢林時可以披荊斬棘,二是與敵人展開近身肉搏時,大砍刀比刺刀更管用。因為鄧建國曾再三強調過,三棱鋼刺的攻擊方式太過單一,隻能刺不能砍,而敵人是活動的,不可能站著不動任由你去捅,況且敵人的拚刺技術並不比我軍戰士遜色。

散會時,張召鋒叫住蔣幹事,吊兒郎當地道:“喂,大秀才,若是爺們在戰場上光榮了,可得勞駕你把爺們好好吹捧吹捧,如果夠資格上報紙的話,還得辛苦你跑一趟路,把報紙送到烈士陵園裏來,讓爺們認真拜讀一下你那字字句句閃金光的大作。”

他說完,哈哈大笑,誠然,這種大笑聽著讓人心裏很不舒服,聽不出他有什麼好意。

蔣幹事臉膛登時浮現出羞憤之色,苦笑一下,沒有說什麼,把頭扭向一邊,似乎不想搭理這個油嘴滑舌的張召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