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吳排長的傳奇(一)(1 / 2)

吳濤不同於將門虎子鄧建國,自小衣食無憂,又受過相對完整的教育,長大後才貌俱全,稱之為人中之龍都絲毫不為過,即使家庭出身背景一般,即使不諳人情世故,以他鄧建國的才情才智,無論在那個行當,都能有一番大作為。

吳濤可就不一樣了,他沒那個好福氣,出身在農村家庭,屬於最典型的社會弱勢群體,自小便要為生計問題操勞。

因此他從學會下地走路的那一天起,便跟著父母在麥地裏轉悠,打他記事的那一天開始,除了上學外,就是在一望無際的麥浪中揮舞著鐮刀,勞作完畢後,跟著爺爺一起練習武藝,舒活筋骨。如果說鄧建國學武純粹是圖玩樂的話,那他吳濤便是強健他的體魄,更有利於將來打拚掙錢,養家糊口。

由於家裏弟兄三個,他是長子,學習成績又很差勁,父母供三個兒子讀書,經濟條件有些跟不上,故此,他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把念書奔前途的機會留給兩個熱愛學習,成績優秀的雙胞胎弟弟。

中止求學生涯的那一年,改革開放已進入第五個年頭,經濟建設開始活躍起來了,農村剩餘勞動人員開始進城務工,他剛滿十八歲,農村生活環境比較差,他身體發育還不健全,本想留在家裏務農,但又覺得賺不到錢,兩個弟弟學習成績又那麼好,獎狀貼滿了他家堂屋的一麵牆,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必然能在讀書這條路上闖出去,得要提前多賺多積點錢,因為將來同時供兩個雙胞胎弟弟念高中,經濟負擔可不輕。

考慮到這個問題,他便通過親戚的關係,在市裏謀到了一傷差事,就是蹬三輪車,每天挨家挨戶的送牛奶,雖說有點辛苦,但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工錢也還行,每一個月能攢下四五十塊錢,比在莊稼地裏割麥子強。

日複一日,一晃就幹了大半年,他除給家裏寄回去的二百五十元錢外,還有三百多元,他比較滿意這個收入。

一次他送完牛奶後,從火車站過路,無意間發現有很多蹬三輪車接送旅客的人,一趟最低五角錢,一天能接送四五個人的話,收入絲毫不遜色送牛奶這份差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當即就決計辭掉送牛奶這份差事,買輛三輪車在火車站接送旅客,忙碌一天,起碼能掙二三十元錢。

計議已定,他經過半個多月的醞釀,籌措後,辭掉了送牛奶的工作,利用手裏攢的錢,買了一輛腳踏三輪車,就這樣,他不論天晴還是下雨,天天都正常上崗,每天來回好幾十趟,雖然異常辛苦,但收入他非常滿意,起碼他自己是業主,不看人臉色。

一旦幹得得心應手了,他更加樂此不疲,三個多月下來,他光給家裏就彙去了五六百,手頭上還有四百多塊,這個收入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稱得上相當的豐厚,他感到前景十分樂觀,好日子離他似乎並不那麼遙遠了。

正當他剛剛看到勤勞致富的希望,憧憬著美好生活的時候,令他意想不到的麻煩接踵而至。

由於他體力充沛,服務熱情周到,收費又相對低,很多旅客願意搭他的三輪車,他的生意倒是十分紅火,別人的生意就被有意無意的搶了去,故而得罪了不少同行,成為一些人的眼中刺,肉中釘。

七八個當地的三輪車夫串謀在一起,專門為難他,夾磨他,先是在眾多的同行麵前說他的壞話,敗壞他的形象和聲譽,後來又公開搶他的客人,有不少次,旅客就坐上他的車子了,別人明目張膽地把客人給他拉走了,還當著客人的麵,說他的壞話。

他一早就想發怒,動拳腳,但考慮到強龍不壓地頭蛇,他便忍氣吞聲,息事寧人。

然而,人家卻不能給他將心比心,認為他是鄉下人,很好欺負,便得寸進尺,變本加厲,逼得他忍無可忍,還強迫自己重新再忍。

可是那些人偏生淺薄,不可理喻,老是當他吳濤是懦弱之輩,居然在客人已經坐在他車子上的時候,跑過來用腳猛踢猛踹他的車輪子,差點把他和客人連三輪車一起掀翻過去。

泥人還有土性,別說他吳濤是條血性很強的漢子,當時他強行按捺太久的怒火,猶如火山爆發,斷然決定武力對抗那些欺負他的不良人士。

臉一紅,眼一瞪,脖子一粗,雙拳一捏,他隻消三拳兩腳,三個踢他車子的家夥登時鼻青臉腫,灰頭土臉。

吳濤原本以為教訓這些人一頓,人家就懼怕他了,以後不再敢招惹他了,那知人家是故意來尋釁的,十幾體壯力大的漢子老早就在周圍窺伺著,他一動起了手,這些自以為是打架能手的人便一哄而上,想海偏吳濤一頓,把他踢出這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