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選手鄧建國印象較深,是營部的通訊員,好像聽洪自勇說過,此人也是一連的軍事訓練骨幹。
由於此人太過老實憨厚,性情溫順之極,經常受人欺負總是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終有一天,憋壓在他胸中已久的怨憤和怒火迸發了,將一個嘲弄他的城鎮兵打得滿地找牙,事後,那家夥拉攏三個同鄉找他報複,雙方在水房裏大動幹戈,他以一敵四,愣是讓對方沒討到便宜,當其他戰友聞訊趕來勸架時,對陣雙方五個人無不鼻青臉腫,渾身多處瘀青。
洪自勇得知此事後,決定將他調離一連,免得老遭人欺負,正好營部通訊員退伍返鄉,於是洪自勇便讓他接替了原通訊員的崗位。
預備的哨聲響過,烈火隊的三名選手伏臥在射擊地線上,各人右手持握56衝鋒槍,左手掌撐在地麵上,雙目精光閃射,朝一百五十米外的胸環靶虎視眈眈。
空氣在刹那間驟然變得緊張無比,眾人一齊將目光聚集到三人身上,某些人心裏忖思著這一局比拚的是運動戰鬥射擊,烈火隊百分百是輸定了,運動戰鬥射擊是步兵的弱項。
哨聲一響,三名選手噌噌噌的躍起身來,幾個箭步,像獵豹那般迅捷,一轉臉,他們便已望前方躥出二十多米遠。
一連長猛然向前臥倒,迅即出槍射擊,砰砰砰的三槍,全部命中九環。
透過望遠鏡的鏡頭,鄧建國觀看了一連長的表演,暗裏歎賞此人高超的速射技能,心想,半年不見,這家夥的功夫已勝過很多偵察連的老兵,當真是勇猛精進。
洪自勇和另一名選手分別在快速奔跑中突然變成跪姿出槍射擊,兩人均采用三發短點射,彈著點在六到九環之間,可圈可點。
三人一陣躥躍奔跑,蹦高伏低,須臾間便打完彈匣內的十五發子彈,成績略勝火鳥隊,使三人的信心大增。
通過觀賞薛虎的表演,鄧建國可以肯定,這小子確實苦練過運動戰鬥射擊,進步也很顯著,但速射技術並不明顯,因為他剛才和另一名選手的射擊方式一直是三發短點射。
稍事歇息後,三人換過彈匣,重新上膛,立即開始進行第二個項目,快速奔跑中急停射擊,難度更大,這個項目雖沒時間限製,但必須采用速射方式,關鍵要看薛虎和另一名選手的速射技術如何,一連長的速射技術水平無可挑剔。
比賽開始了,三人各自右手持槍,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和勁頭向一百五十米外的胸環靶撲去。
旁觀眾人不約而同地睜圓雙眼。
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眼前驀然橫過一條白線,預示著選手們必須在這個距離停止奔跑,腳不能跨過這條白線,不然會扣分的。
很不幸,一連長的反應速度遲緩了那麼一毫厘,左腳踩住了那條白線,雖然五槍全部命中十環,但按照比賽規則,要扣掉一半的成績,薛虎和另一位選手的速射水平不夠火侯,分別打出了四十四環,四十一環,這一個項目的成績,他們落後於火鳥隊不少,下一個項目能否勝過對手,還要看他們的實力和運氣。
第三個項目是快速移動中換彈匣射擊,這個項目難的是有十五秒鍾的時間限製,同樣是一百五十米的胸環靶,越過一百米的白線,三個裁判便開始計時,換彈匣,五發子彈射擊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完成。
盡管三名選手均搶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換彈匣和五發子彈射擊,但由於薛虎和另一名選手打出的成績不盡人意,一連長槍槍不離十環也無力回天。
第三局火鳥隊以絕對的優勢獲勝,按照三局三勝的比賽規則,火鳥隊與烈火隊的整場比武是平局。
洪自勇一看時間還早,提議馬上加兩局比賽,這兩局全是單人對單人的較量,征詢馮文山和鄧建國的意見,馮文山說他沒意見,隻要大家興趣濃就好。
鄧建國表示樂意奉陪到底。
嘿嘿的一笑,他向洪自勇問道:“看起來,洪大哥早就想好了下麵的兩局該比拚什麼了?”
“別忘了,我們哥倆還要較量一下手槍速射,陸院一別,我們哥倆有五年沒有較量過了槍法了,今天得要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分出個高下來。”
當年,洪自勇任陸軍學院警通連連長的時候,鄧建國是大一學員,兩人均是好武之人,相交甚篤,閑暇時光,兩人除砌磋武藝外,沒少較量過槍法。